光催化降解甲苯的实验研究
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4-19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VOCs处理方法 | 第15-17页 |
1.3 光催化降解技术 | 第17-19页 |
2 光催化综述 | 第19-28页 |
2.1 TiO_2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2.2 TiO_2光催化剂改性 | 第21-22页 |
2.3 光催化降解效果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2.3.1 初始反应浓度 | 第23页 |
2.3.2 光照强度 | 第23页 |
2.3.3 相对湿度 | 第23-24页 |
2.3.4 反应温度 | 第24页 |
2.3.5 光源 | 第24-25页 |
2.4 光反应器类型 | 第25页 |
2.5 光催化降解产物研究 | 第25-26页 |
2.6 TiO_2光催化反应动力学 | 第26页 |
2.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3 实验系统及分析方法 | 第28-33页 |
3.1 试剂、药品与气体 | 第28页 |
3.2 实验装置 | 第28-30页 |
3.2.1 间歇式光反应器 | 第28-29页 |
3.2.2 连续式光反应器 | 第29-30页 |
3.3 产物分析 | 第30-31页 |
3.4 催化剂表征 | 第31-32页 |
3.4.1 N_2-物理吸附 | 第31页 |
3.4.2 X-射线衍射 | 第31-32页 |
3.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32页 |
3.4.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甲苯的光氧化降解 | 第33-40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实验流程及计算指标 | 第33-34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34-39页 |
4.3.1 甲苯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2 光照强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4.3.3 相对湿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4 光降解产物机理分析 | 第37-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镧掺杂介孔TiO_2的光催化性能 | 第40-58页 |
5.1 引言 | 第40-41页 |
5.2 催化剂制备 | 第41页 |
5.3 实验流程及实验指标 | 第41-42页 |
5.4 催化剂表征 | 第42-48页 |
5.4.1 BET | 第42页 |
5.4.2 XRD | 第42-45页 |
5.4.3 XPS | 第45-47页 |
5.4.4 DRS | 第47-48页 |
5.5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48-50页 |
5.6 反应条件影响 | 第50-53页 |
5.6.1 甲苯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50-52页 |
5.6.2 光照强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5.7 催化剂表面产物测定 | 第53-56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6 镧硫共掺改性TiO_2的光催化性能 | 第58-68页 |
6.1 引言 | 第58页 |
6.2 催化剂制备 | 第58-59页 |
6.3 催化剂表征 | 第59-62页 |
6.3.1 BET | 第59页 |
6.3.2 XRD | 第59-60页 |
6.3.3 XPS | 第60-62页 |
6.3.4 DRS | 第62页 |
6.4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62-63页 |
6.5 反应条件影响 | 第63-65页 |
6.5.1 甲苯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6.5.2 光照强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6.6 催化剂表面产物分析 | 第65-66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8-71页 |
7.1 总结 | 第68-69页 |
7.2 本文创新点 | 第69页 |
7.3 本文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