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第二章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 第15-16页 |
2.2.1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含义 | 第15页 |
2.2.2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特点 | 第15-16页 |
2.2.3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目标 | 第16页 |
2.3 国内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现状 | 第16-18页 |
2.3.1 国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现状 | 第16-17页 |
2.3.2 国内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现状 | 第17-18页 |
2.4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传统分析方法 | 第18-21页 |
2.4.1 费用效率(CE)分析法 | 第18页 |
2.4.2 参数法 | 第18-19页 |
2.4.3 类比法 | 第19页 |
2.4.4 工程去 | 第19页 |
2.4.5 财务净现值NPV法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规划设计模型研究 | 第21-29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化设计 | 第21-22页 |
3.2.1 输变电工程规划设计现状 | 第21-22页 |
3.2.2 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化设计的概念 | 第22页 |
3.3 输变电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及其计算模型 | 第22-24页 |
3.3.1 可靠性成本与环保成本 | 第22-23页 |
3.3.2 输变电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模型 | 第23-24页 |
3.4 案例分析 | 第24-27页 |
3.4.1 三种方案的简单比较 | 第25页 |
3.4.2 三种方案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 | 第25-2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设备采购模型研究 | 第29-37页 |
4.1 引言 | 第29页 |
4.2 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 第29页 |
4.3 输变电工程设备采购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模型 | 第29-32页 |
4.4 案例分析 | 第32-35页 |
4.4.1 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各项组成因素的测算 | 第32-34页 |
4.4.2 国产GIS和合资GIS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 | 第34页 |
4.4.3 LCC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检修模型研究 | 第37-51页 |
5.1 引言 | 第37页 |
5.2 电网设备检修模式 | 第37-40页 |
5.2.1 电网设备检修模式的演变与发展历程 | 第37-38页 |
5.2.2 我国电网设备的检修模式 | 第38-39页 |
5.2.3 国内状态检修的开展情况 | 第39-40页 |
5.3 电网设备风险评估 | 第40-44页 |
5.3.1 风险和风险评估的概念 | 第41页 |
5.3.2 设备风险评估的内容和基本流程 | 第41-42页 |
5.3.3 风险评估的常用技术方法 | 第42-44页 |
5.4 风险评估模型 | 第44-48页 |
5.4.1 设备风险评估模型 | 第44-47页 |
5.4.2 系统风险评估模型 | 第47-48页 |
5.5 设备检修方案决策案例分析 | 第48-5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基于ERP系统构建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 | 第51-63页 |
6.1 引言 | 第51页 |
6.2 ERP系统的概念与优势 | 第51-52页 |
6.2.1 ERP的概念 | 第51页 |
6.2.2 ERP系统在电网企业资产管理中的优势 | 第51-52页 |
6.3 ERP系统的架构与主要功能 | 第52-58页 |
6.3.1 ERP系统总体功能目标 | 第52-53页 |
6.3.2 电网企业ERP系统的架构与主要功能 | 第53-58页 |
6.4 ERP系统全寿命周期管理实例 | 第58-6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7.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第63-64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