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成岩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依据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及趋势第11-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技术路线第15页
    1.5 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2章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地质特征第17-21页
    2.1 基本地质特征第17页
    2.2 地层特征第17页
    2.3 构造特征第17-18页
    2.4 火成岩相带第18-20页
        2.4.1 火山通道相第18页
        2.4.2 爆发相第18-19页
        2.4.3 溢流相第19页
        2.4.4 侵出相第19页
        2.4.5 火山沉积相第19页
        2.4.6 侵入相第19-20页
    2.5 火成岩旋回、期次第20页
    2.6 火成岩岩石化学特征第20-21页
第3章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成岩岩性特征及测井识别第21-49页
    3.1 火成岩岩性识别方法研究第21-40页
        3.1.1 交会图法第21-28页
        3.1.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第28-30页
        3.1.3 主成分分析法第30-35页
        3.1.4 CIPW 法第35-37页
        3.1.5 分形盒维法第37-40页
    3.2 火成岩储层岩石学特征第40-49页
        3.2.1 火成岩岩性地质划分第40-41页
        3.2.2 主要岩石类型特征描述第41-49页
第4章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成岩储层地质特征第49-59页
    4.1 火成岩储层物性与岩性关系第49-50页
    4.2 火成岩储集空间发育特征与对应岩性第50-52页
        4.2.1 玄武岩类第51页
        4.2.2 粗面岩类第51-52页
        4.2.3 辉绿岩类第52页
    4.3 火成岩储集空间分类第52-53页
    4.4 火成岩储层分类第53-54页
    4.5 火成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第54-59页
        4.5.1 断裂对火成岩储层控制作用第54-55页
        4.5.2 火山机构及其相带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55页
        4.5.3 旋回和期次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55页
        4.5.4 界面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55-56页
        4.5.5 火成岩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56页
        4.5.6 火成岩岩性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56-59页
第5章 应用分形盒子维法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第59-75页
    5.1 分形盒子维原理第59-63页
        5.1.2 分形的维数第59-63页
    5.2 分形盒子维研究储层非均质第63-75页
        5.2.1 储层模型研究第64-65页
        5.2.2 实际储层非均质性分析第65-75页
第6章 储层非均质研究第75-89页
    6.1 分形研究储层非均质的适用条件第75页
    6.2 储层非均质性分形特征指数的求取第75-76页
    6.3 分形在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第76-89页
        6.3.1 克里金算法原理第76-78页
        6.3.2 克里金插值的计算步骤第78页
        6.3.3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第78-89页
第7章 结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资本对农产品中小加工企业银行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小企业板农产品上市公司的证据
下一篇:河南省生猪产业垂直协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