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矫形学论文--牙科材料学论文

不同粘固剂及不同溶液浸泡对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实验研究第12-41页
    1.1 材料与方法第12-17页
        1.1.1 材料与设备第12页
        1.1.2 实验分组第12-13页
        1.1.3 实验方法第13-17页
        1.1.4 统计分析第17页
    1.2 实验结果第17-27页
        1.2.1 离体牙和氧化锆块表面的粗糙度测量结果第17-19页
        1.2.2 剪切粘接强度第19-20页
        1.2.3 各组粘接面断裂模式结果第20页
        1.2.4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第20-27页
    1.3 讨论第27-36页
        1.3.1 氧化锆修复体的优势第27-28页
        1.3.2 粘接强度的测试方法第28页
        1.3.3 离体牙的选择第28-29页
        1.3.4 关于碳酸饮料第29-30页
        1.3.5 粘接强度的影响因素第30-33页
        1.3.6 关于三种口腔粘固剂第33-34页
        1.3.7 溶液对口腔粘固剂粘接强度的影响第34-36页
        1.3.8 不足与展望第36页
    1.4 结论第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第2章 综述第41-54页
    2.1 氧化锆修复体内表面处理技术第42-44页
        2.1.1 酸蚀第42-43页
        2.1.2 喷砂第43页
        2.1.3 硅烷偶联剂第43页
        2.1.4 硅涂层第43页
        2.1.5 激光蚀刻第43-44页
    2.2 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粘接材料第44-45页
        2.2.1 树脂水门汀第44页
        2.2.2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第44-45页
        2.2.3 其他第45页
    2.3 牙本质表面的处理方法第45-46页
        2.3.1 酸蚀第45页
        2.3.2 Nd:YAG激光第45-46页
        2.3.3 空气喷砂第46页
    2.4 牙体质粘接剂第46-47页
    2.5 临床操作因素第47-49页
        2.5.1 酸蚀时间第47页
        2.5.2 粘接材料的调拌第47-48页
        2.5.3 粘接层厚度第48页
        2.5.4 边缘微渗漏第48页
        2.5.5 光照强度第48页
        2.5.6 粘接面的处理第48-49页
        2.5.7 操作过程中的污染第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结论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导师简介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5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雷公藤甲素对人口腔鳞状癌细胞增殖及PTEN基因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生物活性玻璃对L929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