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工量测和热工自动控制论文--热工量测和热工自动控制的应用论文

全息技术应用于微流道内颗粒的三维定位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9-11页
   ·MICRO-PIV/PTV图像测量技术与应用现状第11-16页
     ·PIV技术基本概念第11-13页
     ·PIV三种模式与应用第13-14页
     ·显微PIV(Micro-PIV)技术原理及研究概况第14-16页
   ·基于MICRO-PIV的显微全息测量技术第16-17页
     ·光学全息测量技术第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论文主要工作第17-19页
第二章 数字全息粒子场测量理论研究第19-28页
   ·衍射基本理论-菲涅耳衍射第19-20页
   ·全息成像的基本原理第20-27页
     ·传统全息成像的记录和再现第20-22页
     ·数字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第22-25页
     ·显微全息法粒子场测量理论分析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全息粒子图像处理算法研究与数值模拟第28-39页
   ·数字全息重建算法第28-31页
     ·菲涅耳变换法第28-29页
     ·卷积重建算法第29-30页
     ·角谱重建算法第30-31页
   ·互相关运算法的应用第31-32页
     ·三维距离互相关算法应用第31-32页
     ·互相关算法求解速度第32页
   ·重建算法比较第32-33页
   ·数值模拟第33-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实验及其实验数据处理第39-55页
   ·实验台搭建与设备介绍第39-42页
     ·流道设计第39-40页
     ·显微数字全息测量系统第40-42页
   ·实验过程介绍第42-47页
   ·实验粒子标定及实验图像处理第47-50页
   ·全息法与荧光粒子标定法粒子三维定位区别讨论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粒子三维定位方法讨论第55-56页
   ·全息粒子场测量应用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第62-65页
 附录1:全息模拟程序第62-63页
 附录2:全息图重建程序第63-64页
 附录3:菲涅耳积分傅里叶变换方法第64-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平管内凝结传热与流动阻力的耦合影响研究
下一篇:CFB锅炉水冷壁磨损机理与防磨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