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1.绪论 | 第13-21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1.1 难愈合伤口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 丝蛋白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1 丝蛋白的性能 | 第15页 |
1.2.1.1 透气透湿性 | 第15页 |
1.2.1.2 生物相容性 | 第15页 |
1.2.2 丝蛋白在医学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2.1 丝素应用于创面保护 | 第15页 |
1.2.2.2 丝素应用于手术缝合线 | 第15页 |
1.2.2.3 丝素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 | 第15-16页 |
1.2.2.4 丝素应用于缓释载体 | 第16页 |
1.3 壳聚糖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4 生物活性玻璃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5 聚乙烯醇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5.1 聚乙烯醇的结构与性能 | 第16-17页 |
1.5.2 聚乙烯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6 伤口敷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7页 |
1.7 本课题的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课题技术路线 | 第17-21页 |
1.7.1 本课题的意义 | 第17-18页 |
1.7.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页 |
1.7.3 课题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2.抑菌促愈合敷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21-27页 |
引言 | 第21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1-24页 |
2.1.1 实验材料、设备 | 第21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1.2.1 丝素蛋白的制备 | 第21-22页 |
2.1.2.2 溶胶-凝胶BG粉末的制备 | 第22页 |
2.1.2.3 不同比例抑菌促愈合伤口敷料的制备 | 第22-23页 |
2.1.3 表征方法 | 第23-24页 |
2.1.3.1 敷料的吸水率和保水率的测定 | 第23-24页 |
2.1.3.2 孔隙率的测定 | 第24页 |
2.1.3.3 透水气性能测试 | 第24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4-25页 |
2.2.1 抑菌促愈合伤口敷料的宏观形貌 | 第24页 |
2.2.2 抑菌促愈合伤口敷料的物理性能 | 第24-25页 |
2.3 结论 | 第25-27页 |
3.敷料的抑菌性及急性全身毒性研究 | 第27-35页 |
引言 | 第27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27-30页 |
3.1.1 实验材料、设备 | 第27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3.1.2.1 抑菌性实验 | 第27-28页 |
3.1.2.2 急性全身毒性实验 | 第28-30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0-33页 |
3.2.1 敷料的抑菌性能 | 第30页 |
3.2.2 急性全身毒性实验 | 第30-33页 |
3.2.2.1 大鼠的笼边观察 | 第30-31页 |
3.2.2.2 食物利用率及体重增长率 | 第31-32页 |
3.2.2.3 大体病理学检查 | 第32-33页 |
3.3 结论 | 第33-35页 |
4.SD大鼠糖尿病皮肤创面模型构建及敷料的促愈合效果研究 | 第35-45页 |
引言 | 第35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4.1.1 实验材料、设备 | 第35页 |
4.1.2 实验所需试剂的配制 | 第35-36页 |
4.2 实验与方法 | 第36-37页 |
4.2.1 SD大鼠糖尿病模型构建及分组 | 第36页 |
4.2.2 SD大鼠糖尿病模型评价 | 第36页 |
4.2.3 SD大鼠皮肤创面模型的构建 | 第36页 |
4.2.4 创面愈合评价 | 第36-3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4.3.1 注射STZ前后大鼠体重值、血糖值的变化 | 第37页 |
4.3.2 注射STZ前后大鼠脏器系数的变化 | 第37-40页 |
4.3.3 大鼠创面愈合情况 | 第40-42页 |
4.4 结论 | 第42-45页 |
5.敷料的体外降解液及浸提液的细胞毒性评价 | 第45-57页 |
引言 | 第45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5.1.1 实验材料、设备 | 第45页 |
5.1.2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5.1.2.1 HSF、L929细胞的传代培养 | 第45-47页 |
5.1.2.2 敷料浸提液及降解液对HSF、L929细胞的毒性评价 | 第47-48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5.2.1 HSF、L929细胞的生长状况 | 第48页 |
5.2.2 HSF、L929细胞的生长曲线 | 第48-53页 |
5.2.3 HSF、L929细胞毒性评分结果 | 第53-55页 |
5.3 结论 | 第55-57页 |
6.敷料的皮肤刺激性及血液相容性评价 | 第57-65页 |
引言 | 第57页 |
6.1 实验部分 | 第57-60页 |
6.1.1 实验材料、设备 | 第57页 |
6.1.2 实验方法 | 第57-60页 |
6.1.2.1 皮肤刺激实验 | 第57-59页 |
6.1.2.2 血液相容性评价 | 第59-60页 |
6.1.2.2.1 溶血实验 | 第59-60页 |
6.1.2.2.2 动态凝血实验 | 第60页 |
6.1.2.2.3 血小板黏附试验 | 第60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60-64页 |
6.2.1 皮肤刺激实验结果 | 第60-61页 |
6.2.2 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 | 第61-64页 |
6.2.2.1 溶血实验 | 第61-62页 |
6.2.2.2 动态凝血实验 | 第62-63页 |
6.2.2.3 血小板粘附试验 | 第63-64页 |
6.3 结论 | 第64-65页 |
7.结论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