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中英文缩略词简表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7-9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9-12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9页 |
| 2.2 病例分组 | 第9页 |
| 2.3 试验仪器及主要药品试剂 | 第9-10页 |
| 2.4 围术期处理 | 第10-11页 |
| 2.4.1 术前准备 | 第10页 |
| 2.4.2 麻醉方法 | 第10页 |
| 2.4.3 插管方法 | 第10-11页 |
| 2.5 监测方法 | 第11页 |
| 2.6 观察指标 | 第11页 |
| 2.7 统计分析 | 第11-12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12-16页 |
|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术中情况比较 | 第12页 |
| 3.2 三组患者TOF第二个肌颤搐恢复的时间和EMG振幅的比较 | 第12-13页 |
| 3.3 三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和监测成功率的比较 | 第13页 |
| 3.4 三组患者术后可视喉镜检查结果的比较 | 第13-16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16-19页 |
| 4.1 术中RLN神经监测技术的提出和发展 | 第16-17页 |
| 4.2 术中RLN监测与麻醉 | 第17页 |
| 4.3 气管导管位置对术中RLN监测的影响 | 第17页 |
| 4.4 不同插管方法对气管导管位置的影响 | 第17-18页 |
| 4.5 研究的局限性 | 第18-19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9-20页 |
| 5.1 结论 | 第19页 |
| 5.2 展望 | 第19-20页 |
| 致谢 | 第20-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 综述 | 第23-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