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政府采购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外有关政府采购供应商管理的做法 | 第9-11页 |
1.2.3 美国政府采购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2.4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及结构说明 | 第13-14页 |
1.3.1 主要创新 | 第13页 |
1.3.2 结构说明 | 第13-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政府采购供应商管理 | 第15-23页 |
2.1 政府采购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1.1 政府采购的起源和涵义 | 第15页 |
2.1.2 政府采购的宏观调控作用 | 第15-16页 |
2.1.3 政府采购当事人 | 第16-17页 |
2.2 政府采购的管理 | 第17-22页 |
2.2.1 政府采购的管理体系 | 第17-20页 |
2.2.2 政府采购的供应商管理 | 第20-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政府采购供应商的资格管理 | 第23-31页 |
3.1 政府采购供应商的资格审查 | 第23-25页 |
3.2 政府采购供应商的监督 | 第25页 |
3.3 借助供应商力量加强资格审查工作的模型分析 | 第25-29页 |
3.3.1 供应商资格审查主体的讨论 | 第25-26页 |
3.3.2 供应商参与资格审查可行性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26-29页 |
3.4 资格审查工作结合政策目标的实现 | 第29-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政府采购供应商的评标管理 | 第31-46页 |
4.1 模糊学理论和决策理论简述 | 第32-38页 |
4.1.1 模糊学基本概念介绍 | 第32-33页 |
4.1.2 决策理论概述 | 第33-36页 |
4.1.3 模糊多属性群决策与模糊综合评判的比较 | 第36-38页 |
4.2 构建政府采购评标指标体系 | 第38-40页 |
4.2.1 评标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8页 |
4.2.2 评标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38-40页 |
4.3 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的应用 | 第40-44页 |
4.3.1 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概述 | 第40-42页 |
4.3.2 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应用 | 第42-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第45-46页 |
第5章 政府采购供应商的履约验收管理 | 第46-50页 |
5.1 政府采购履约验收存在问题 | 第46-47页 |
5.2 完善履约验收工作制度 | 第47-48页 |
5.3 加强履约验收工作的监管力度 | 第48-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