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英文摘要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8-17页 |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四、技术路线 | 第12页 |
五、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基础理论 | 第17-21页 |
一、中医的概念 | 第17页 |
二、中医的理论体系及其特点 | 第17-18页 |
三、中医与西医的思维方式比较与中医人才素质特征 | 第18-21页 |
第三部分 新中国中医人才培养发展研究 | 第21-28页 |
一、探索起步阶段(1949-1956 年) | 第21-23页 |
二、规范化建设阶段(1956-1988 年) | 第23-25页 |
三、综合化人才培养阶段(1988-2000 年) | 第25-26页 |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26-28页 |
第四部分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第28-37页 |
一、培养模式概念辩析 | 第28-30页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第30-31页 |
三、传统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第31-37页 |
第五部分 未来我国中医培养模式的构建 | 第37-41页 |
一、中医人才的内涵、分类及成长特征 | 第37-38页 |
二、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第38-41页 |
第六部分 中医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 第41-44页 |
一、明确中医人才培养目标 | 第41-42页 |
二、构建中医人才培养平台 | 第42页 |
三、丰富中医人才培养方向 | 第42-43页 |
四、创新中医人才培养形式 | 第43页 |
五、建立中医人才培养制度 | 第43-44页 |
文章小结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文献综述 中医教育历史沿革 | 第48-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53-54页 |
附件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