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电机性能及参数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4-16页 |
·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20页 |
·永磁电机的现状及发展 | 第16-17页 |
·永磁电机性能分析方法的现状与发展 | 第17-20页 |
·永磁电机研究中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0-2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4页 |
第2章 永磁电机有限元计算与测试研究 | 第24-42页 |
·引言 | 第24页 |
·有限元法 | 第24-29页 |
·有限元工具介绍 | 第24-25页 |
·永磁电机场-路-运动耦合时步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25-29页 |
·永磁电机的有限元分析 | 第29-35页 |
·永磁电机场路耦合模型 | 第29-30页 |
·空载特性的有限元计算 | 第30-33页 |
·负载运行动态及稳态运行特性的计算 | 第33-35页 |
·计算与测试结果对比验证 | 第35-41页 |
·电机综合测试平台简介 | 第35-37页 |
·LSPMSM起动过程动态特性的计算与实测 | 第37-38页 |
·永磁电机感应电势的计算与测试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LSPMSM起动过程最小转矩计算 | 第42-55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最小转矩有限元法计算 | 第43-49页 |
·LSPMSM起动过程转矩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4页 |
·满足有限元计算需求的剖分策略 | 第44-45页 |
·LSPMSM起动过程最小转矩淹没现象 | 第45-47页 |
·优化加载法计算LSPMSM最小转矩 | 第47-49页 |
·通过n-T曲线获取最小转矩方法研究 | 第49-53页 |
·通过准稳态n-T曲线计算最小转矩 | 第49-51页 |
·通过固定周期计算n-T曲线 | 第51页 |
·考虑定转子相对位置的变周期法计算n-T曲线 | 第51-53页 |
·不同方法计算最小转矩结果对比分析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基于改进直接负载法计算稳态参数 | 第55-69页 |
·引言 | 第55页 |
·直接负载法测试电枢反应电抗 | 第55-60页 |
·直接负载法概述 | 第56-57页 |
·功率角的测试 | 第57-58页 |
·电抗参数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永磁电机交叉饱和效应分析 | 第60-63页 |
·基于改进相量图法的电抗参数计算 | 第63-67页 |
·计及交叉饱和的永磁电机相量图的改进 | 第63-64页 |
·基于改进的直接负载法参数计算 | 第64-67页 |
·计算与测试结果对比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永磁电机稳态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 第69-84页 |
·引言 | 第69页 |
·冻结磁导率法计算永磁电机切线电感 | 第69-75页 |
·冻结磁导率法基本流程 | 第70-71页 |
·自感与互感计算方法 | 第71-73页 |
·永磁磁链计算方法 | 第73-75页 |
·样机稳态参数计算 | 第75-81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75-76页 |
·负载场及负载饱和状态分析 | 第76-77页 |
·L_(ad)、L_(aq)和L_m计算方法 | 第77-79页 |
·负载饱和条件下的永磁磁链分析 | 第79-80页 |
·定转子相对位置的影响分析 | 第80-81页 |
·结果对比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6章 永磁电机运行性能快速计算方法研究 | 第84-105页 |
·引言 | 第84-85页 |
·永磁电机动态运行模型仿真 | 第85-92页 |
·LSPMSM动态运行数学模型 | 第85-90页 |
·LSPMSM动态仿真 | 第90-92页 |
·永磁电机稳态运行特性研究方法 | 第92-96页 |
·永磁电机稳态运行改进数学模型 | 第93页 |
·永磁电机运行特性曲面 | 第93-96页 |
·仿真与实测结果对比研究 | 第96-97页 |
·空载电流与供电电压关系 | 第96页 |
·功角特性 | 第96-97页 |
·分析方法在DDPMG研究中的应用 | 第97-103页 |
·DDPMG场路耦合模型 | 第98-99页 |
·空载特性计算 | 第99-100页 |
·负载运行特性分析 | 第100-101页 |
·DDPMG运行特性曲面 | 第101-102页 |
·DDPMG不同风速下过载能力分析 | 第102-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结论 | 第105-106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16-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作者简介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