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带锯条热处理及表面强化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22页 |
| 1.1 双金属带锯条的发展 | 第9-12页 |
| 1.1.1 全球双金属带锯条的市场需求 | 第10页 |
| 1.1.2 我国双金属带锯条的市场需求 | 第10-11页 |
| 1.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1.2 渗氮工艺的发展 | 第12-13页 |
| 1.3 渗氮工艺的分类 | 第13-17页 |
| 1.3.1 液体渗氮 | 第13-15页 |
| 1.3.2 离子渗氮 | 第15-16页 |
| 1.3.3 气体渗氮 | 第16-17页 |
| 1.4 氧氮共渗综述 | 第17-20页 |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0-22页 |
| 2 双金属带锯条检测分析 | 第22-36页 |
| 2.1 国内外产品对比检测分析 | 第22-29页 |
| 2.1.1 国内外产品硬度检测对比分析 | 第22页 |
| 2.1.2 国内外产品显微组织对比分析 | 第22-26页 |
| 2.1.3 国内外产品化学成分及物相分析 | 第26-29页 |
| 2.2 金属带锯条失效原因分析 | 第29-35页 |
| 2.2.1 金属带锯条显微组织检测分析 | 第30-32页 |
| 2.2.2 双金属带锯条裂纹分析 | 第32-34页 |
| 2.2.3 双金属带锯条失效原因 | 第34-35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3 感应加热过程数值模拟 | 第36-55页 |
| 3.1 电磁转换与感应加热 | 第37-39页 |
| 3.2 涡流在金属表面层中的分布 | 第39-40页 |
| 3.2.1 磁场强度H分布的基本方程 | 第39页 |
| 3.2.2 涡流分布特性与电流透入深度 | 第39-40页 |
| 3.2.3 热态与冷态的涡流透入深度 | 第40页 |
| 3.3 ANSYS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 3.4 电炉加热数值模拟 | 第41-42页 |
| 3.5 感应加热数值模拟 | 第42-54页 |
| 3.5.1 感应线圈形状优化分析 | 第42-48页 |
| 3.5.2 感应线圈尺寸优化分析 | 第48-51页 |
| 3.5.3 感应线圈与试样之间距离的优化分析 | 第51-52页 |
| 3.5.4 感应加热电流密度的优化分析 | 第52-5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4 带锯条氧氮化热处理 | 第55-69页 |
| 4.1 双金属带锯条热处理工艺简介 | 第55-57页 |
| 4.2 双金属带锯条回火过程氧氮化处理 | 第57-61页 |
| 4.2.1 氧氮化热处理工艺原理 | 第57-58页 |
| 4.2.2 氧氮化热处理工艺流程 | 第58-59页 |
| 4.2.3 试验设备及方案 | 第59-61页 |
| 4.3 氧氮化热处理试验结果 | 第61-68页 |
| 4.3.1 锯背弹簧钢氧氮化后硬度检测 | 第62-63页 |
| 4.3.2 摩擦磨损及渗层厚度检测 | 第63-67页 |
| 4.3.3 齿尖高速钢氧氮化后硬度检测 | 第67-6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5 结论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