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禁忌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研究缘由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7-9页 |
1、研究意义 | 第7-8页 |
2、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三、相关文献及研究情况综述 | 第9-1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3、研究趋势 | 第11-12页 |
四、论文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概念分析 | 第13-19页 |
第一节 禁忌 | 第13-16页 |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少数民族禁忌的特殊性分析 | 第19-35页 |
第一节 少数民族禁忌的特殊性 | 第19-25页 |
一、专属性 | 第19-20页 |
二、地方性 | 第20-22页 |
三、内向性 | 第22-25页 |
第二节 禁忌传播的载体 | 第25-28页 |
第三节 禁忌文化的传承 | 第28-35页 |
一、关于文化身份问题的认同 | 第28-32页 |
二、禁忌文化本身处于式微状态 | 第32-35页 |
第三章 禁忌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 | 第35-45页 |
第一节 传播者 | 第35-38页 |
第二节 传播系统 | 第38-40页 |
一、传播系统的趋利选择 | 第38-39页 |
二、传播系统本身的禁忌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受众 | 第40-45页 |
一、生理层面:受众性别 | 第40-43页 |
二、心理层面:受众效果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