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类抗生素废水综合处理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6页 |
| ·青霉素生产废水来源及水质特征 | 第9-13页 |
| ·青霉素特点 | 第9页 |
| ·青霉素生产工艺以及排水特点 | 第9-10页 |
| ·青霉素生产废水特点 | 第10-11页 |
| ·青霉素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 第11-13页 |
| ·工业废水脱碳脱硫脱氮现状 | 第13-25页 |
| ·废水脱碳方面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废水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废水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废水同步脱硫脱氮工艺 | 第20-25页 |
|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 第2章 青霉素生产废水可生化性研究 | 第26-36页 |
| ·分析方法 | 第26页 |
| ·青霉素生产废水各指标水质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26-27页 |
| ·青霉素生产废水高含硫酸盐对好氧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27-29页 |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27-29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页 |
| ·青霉素生产废水高含硫酸盐对厌氧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29-31页 |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29-30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31页 |
| ·青霉素生产废水高含氮对厌氧生化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31-32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页 |
| ·青霉素生产废水破乳剂对好氧生化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32-33页 |
| ·试验结果和讨论 | 第33页 |
| ·青霉素生产废水破乳剂对厌氧生化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33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3章 絮凝分离-同步脱硫脱氮工艺试验研究 | 第36-43页 |
| ·絮凝分离-同步脱硫脱氮工艺的提出 | 第36-37页 |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36-37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页 |
| ·SR/CR 阶段硫酸盐负荷对硫酸盐去除率影响 | 第37-39页 |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37-38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39页 |
| ·SR/CR 阶段C/S 比对硫酸盐去除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40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页 |
| ·DSR 阶段S/N 比对硫酸盐去除率的影响 | 第40-42页 |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41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青霉素生产废水碳氮硫同步脱除示范工程 | 第43-56页 |
| ·工程设计概况 | 第43-46页 |
| ·设计工艺流程 | 第43-44页 |
| ·废水水质与处理指标 | 第44页 |
|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 第44-46页 |
| ·试验装置的运行方案 | 第4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5页 |
| ·启动运行阶段 | 第46-48页 |
| ·提升负荷运行阶段 | 第48-50页 |
| ·稳定运行阶段 | 第50-51页 |
| ·氨氮脱除效果试验 | 第51-53页 |
| ·硫酸盐脱除效果试验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