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硅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四氯化硅气相水解制备超细白炭黑工艺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9-23页
    1.1 四氯化硅的利用第9-14页
        1.1.1 生产三氯氢硅第9-12页
        1.1.2 生产白炭黑第12-13页
        1.1.3 生产硅酸乙酯第13-14页
        1.1.4 生产硅烷类产品第14页
        1.1.5 生产光纤第14页
        1.1.6 其它应用第14页
    1.2 白炭黑的性质第14-15页
        1.2.1 白炭黑的理化性质第14-15页
        1.2.2 白炭黑的结构性质第15页
    1.3 白炭黑的制备方法第15-19页
        1.3.1 气相法第16页
        1.3.2 沉淀法第16-17页
        1.3.3 超重力法第17页
        1.3.4 溶胶—凝胶法第17-18页
        1.3.5 微乳液法第18页
        1.3.6 离解法第18-19页
        1.3.7 其它第19页
    1.4 白炭黑的应用第19-21页
        1.4.1 在橡胶中的应用第19-20页
        1.4.2 在涂料、油漆和油墨中的应用第20页
        1.4.3 在化妆品、农药、医药中的应用第20页
        1.4.4 在塑料中的应用第20-21页
        1.4.5 其它第21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21-23页
        1.5.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2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第22-23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3-33页
    2.1 实验试剂和设备第23-24页
        2.1.1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第23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23-24页
    2.2 实验原理和方案第24-27页
        2.2.1 实验原理第24-26页
        2.2.2 实验方案第26页
        2.2.3 实验步骤第26-27页
        2.2.4 实验装置图第27页
    2.3 分析检测方法第27-33页
        2.3.1 水玻璃成分的测定第28-29页
        2.3.2 加热减量及灼烧减量的测定第29-30页
        2.3.3 DBP吸收值的测定第30-31页
        2.3.4 粒度分布的测定第31页
        2.3.5 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第31页
        2.3.6 比表面积的测定第31页
        2.3.7 XRD分析第31页
        2.3.8 红外光谱分析第31页
        2.3.9 透射电镜分析第31-32页
        2.3.10 热重分析第32-33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3-56页
    3.1 单因素试验第33-40页
        3.1.1 四氯化硅通气速率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第33-34页
        3.1.2 水玻璃浓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3.1.3 反应温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3.1.4 添加剂浓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影响第36-37页
        3.1.5 反应终点pH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第37-38页
        3.1.6 搅拌速率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第38-39页
        3.1.7 陈化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第39-40页
    3.2 响应面优化试验第40-48页
        3.2.1 Box-Behnken响应实验设计第40-42页
        3.2.2 视密度响应面试验方差分析第42-43页
        3.2.3 DBP值响应面试验方差分析第43-44页
        3.2.4 响应面试验图形分析第44-47页
        3.2.5 响应面验证试验第47-48页
    3.3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第48-51页
        3.3.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第49-50页
        3.3.2 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影响第50-51页
    3.4 超细白炭黑样品的检测与表征第51-55页
        3.4.1 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第51-52页
        3.4.2 样品的XRD分析第52-53页
        3.4.3 样品的粒度检测分析第53页
        3.4.4 样品的TEM分析第53-54页
        3.4.5 样品的热重分析第54页
        3.4.6 样品的物化性能参数第54-55页
    3.5 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结论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养分土壤条件下初选橡胶树优株的生长及对土壤养分利用的研究
下一篇: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分子印迹聚合物分离辛弗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