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二硫化钼和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10-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页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0-14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10-12页
        1.2.2 锂电电池工作原理及构成第12-14页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4-22页
        1.3.1 碳负极材料第14-16页
        1.3.2 MoS_2基负极材料第16-18页
        1.3.3 硅基负极材料第18-22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29页
    2.1 实验试剂及设备第23-24页
        2.1.1 主要化学试剂第23-24页
        2.1.2 主要仪器设备第24页
    2.2 材料制备第24-26页
        2.2.1 N-MoS_2/RGO-CNTs-FeOx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4-25页
        2.2.2 F_3O_4@C@MoS_2复合纳米棒的制备第25-26页
        2.2.3 Si/G-SiC-Fe_3Si-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6页
        2.2.4 Si/G-PAN材料的制备第26页
    2.3 材料的物象和结构表征第26-27页
        2.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26-27页
        2.3.2 电子显微镜分析(SEM、TEM)第27页
        2.3.3 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XPS)第27页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7-29页
        2.4.1 负极片的制备第27页
        2.4.2 扣式电池的组装第27-28页
        2.4.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53页
    3.1 N-MoS_2/RGO-CNTs-FeOx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第29-38页
        3.1.1 合成过程分析第29-30页
        3.1.2 XRD分析第30页
        3.1.3 SEM、TEM、HRTEM分析第30-32页
        3.1.4 XPS分析第32-33页
        3.1.5 充放电性能分析第33-35页
        3.1.6 CV分析第35-37页
        3.1.7 EIS分析第37页
        3.1.8 小结第37-38页
    3.2 纺锤形Fe_3O_4@C@MoS_2复合纳米棒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第38-44页
        3.2.1 XRD分析第38页
        3.2.2 TEM分析第38-40页
        3.2.3 充放电性能分析第40-41页
        3.2.4 CV分析第41-42页
        3.2.5 EIS分析第42-43页
        3.2.6 小结第43-44页
    3.3 Si/G-SiC-Fe_3Si-CNTs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第44-49页
        3.3.1 XRD分析第44页
        3.3.2 SEM和TEM分析第44-45页
        3.3.3 充放电性能分析第45-48页
        3.3.4 EIS分析第48页
        3.3.5 小结第48-49页
    3.4 Si/G-PAN复合材料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第49-53页
        3.4.1 XRD分析第49页
        3.4.2 TEM分析第49-50页
        3.4.3 充放电性能分析第50-53页
        3.4.4 EIS分析第53页
        3.4.5 小结第53页
4 结论与讨论第53-56页
    4.1 结论第53-55页
    4.2 待解决的问题讨论第55页
    4.3 研究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维素基复合发光材料的构建与应用
下一篇:异喹啉类复合季铵盐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