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国家发展与英语的重要性 | 第10页 |
1.1.2 归因在英语教育中的普及 | 第10-11页 |
1.1.3 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 | 第11页 |
1.1.4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2.1 关于英语学困生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2.1.1 国外关于学困生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2.1.2 国内关于英语学困生的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2.2 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2.2.1 理论发展 | 第15-16页 |
2.2.2 国内关于归因理论在英语教学应用的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2.3 关于初中英语学困生归因分析的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初中英语学习归因调查 | 第18-21页 |
3.1 调查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第18-19页 |
3.1.1 调查研究背景 | 第18页 |
3.1.2 调查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3.2 调查对象 | 第19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3.3.1 问卷调查法 | 第19-20页 |
3.3.2 个案访谈法 | 第20页 |
3.4 调查问卷的设置与实施 | 第20-21页 |
3.4.1 问卷设计 | 第20页 |
3.4.2 问卷调查的过程 | 第20-21页 |
第四章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1-27页 |
4.1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 第21-24页 |
4.2 统计结果分析 | 第24-27页 |
4.2.1 七里中学英语学困生的归因特点 | 第24-25页 |
4.2.2 教师行为对学生归因的影响 | 第25-27页 |
第五章 针对英语学困生英语教师的指导策略 | 第27-36页 |
5.1 教学启示 | 第27-29页 |
5.1.1 培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 第27-28页 |
5.1.2 增强英语学困生自信心 | 第28页 |
5.1.3 帮助英语学困生建立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态度、自我评价 | 第28-29页 |
5.2 优化英语学困生感知的教学环境 | 第29-30页 |
5.2.1 改变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 | 第29页 |
5.2.2 英语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认识和管理 | 第29-30页 |
5.2.3 与学困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 第30页 |
5.3 教导英语学困生自身的能力培养 | 第30-32页 |
5.3.1 英语教师加强学困生英语有效学习能力的培养 | 第30-31页 |
5.3.2 指导学困生学习英语时进行恰当的归因 | 第31-32页 |
5.4 英语课堂教学中针对学困生的具体策略 | 第32-34页 |
5.4.1 在班级英语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 | 第32-33页 |
5.4.2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帮助学困生提升阅读兴趣 | 第33-34页 |
5.5 英语教师要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提升 | 第34-36页 |
5.5.1 增强管理能力 | 第34页 |
5.5.2 增强教育智慧 | 第34-3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件一 | 第39-41页 |
附件二 | 第41-43页 |
附件三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