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4页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14-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移动通信发展史 | 第17-19页 |
1.2 课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背景技术研究 | 第23-43页 |
2.1 OFDM技术介绍 | 第23-27页 |
2.1.1 基于DFT的OFDM系统实现 | 第23-24页 |
2.1.2 OFDM信号模型 | 第24页 |
2.1.3 OFDM的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24-25页 |
2.1.4 OFDM峰均比定义 | 第25-27页 |
2.2 CPM技术介绍 | 第27-35页 |
2.2.1 CPM调制信号模型 | 第28-29页 |
2.2.2 CPM信号的相位状态转移 | 第29-31页 |
2.2.3 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CPM解调原理 | 第31-33页 |
2.2.4 基于Viterbi译码算法的CPM解调技术 | 第33-35页 |
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5-41页 |
2.3.1 CPM信号频谱特性仿真 | 第35-38页 |
2.3.2 CPM信号误码性能仿真 | 第38-41页 |
2.3.3 OFDM峰均比仿真 | 第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OFDM-CPM联合调制技术及峰均比研究 | 第43-63页 |
3.1. OFDM-CPM联合调制技术 | 第43-48页 |
3.1.1 OFDM-CPM联合调制系统结构 | 第43-44页 |
3.1.2 OFDM-CPM信号族 | 第44-47页 |
3.1.3 OFDM-CPM接收机 | 第47-48页 |
3.2.常用算法降低OFDM-CPM峰均比 | 第48-56页 |
3.2.1 预畸变技术 | 第49-51页 |
3.2.2 编码类技术 | 第51-54页 |
3.2.3 概率类技术 | 第54-56页 |
3.3.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6-61页 |
3.4.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联合技术降低OFDM-CPM系统PAPR | 第63-79页 |
4.1 功率放大器 | 第63-66页 |
4.2 联合PTS和CPM多幅值降低OFDM-CPM峰均比算法 | 第66-71页 |
4.2.1 CPM多幅度值算法介绍及改进 | 第66-68页 |
4.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8-71页 |
4.3 基于相位调制的OFDM-CPM联合调制技术 | 第71-77页 |
4.3.1 基于相位调制的OFDM-CPM系统算法实现 | 第72-75页 |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5-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9-8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79-80页 |
5.2 展望未来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作者简介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