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氯盐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2.1 混凝土冻融破坏的研究 | 第11-12页 |
| 1.2.2 氯离子对混凝土侵蚀的研究 | 第12-13页 |
| 1.2.3 多因素耦合作用的耐久性研究 | 第13-15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2 冻融循环和氯离子对混凝土侵蚀破坏机理分析 | 第16-22页 |
| 2.1 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 | 第16-18页 |
| 2.1.1 膨胀压力作用 | 第16-17页 |
| 2.1.2 静水压力作用 | 第17页 |
| 2.1.3 渗透压力作用 | 第17-18页 |
| 2.2 氯离子侵蚀破坏机理 | 第18-20页 |
| 2.2.1 破坏钢筋表面钝化膜 | 第18-19页 |
| 2.2.2 腐蚀电池的形成 | 第19页 |
| 2.2.3 催化剂作用 | 第19-20页 |
| 2.2.4 降低混凝土电阻 | 第20页 |
| 2.3 氯盐侵蚀和冻融对混凝土的复合效应 | 第20-22页 |
| 2.3.1 混凝土盐冻剥蚀的破坏特征 | 第20-21页 |
| 2.3.2 盐冻剥蚀破坏机理 | 第21-22页 |
| 3 氯离子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扩散规律 | 第22-33页 |
| 3.1 引言 | 第22页 |
| 3.2 试验概况 | 第22-29页 |
| 3.2.1 试验目的 | 第22页 |
| 3.2.2 试验仪器与试验方法 | 第22-27页 |
| 3.2.3 试件材料取样 | 第27页 |
| 3.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 3.3 氯离子扩散系数的计算 | 第29-31页 |
| 3.3.1 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 3.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4 抗盐冻剥蚀性能在不同因素下的影响 | 第33-38页 |
| 4.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备 | 第33-34页 |
| 4.1.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 4.1.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 4.2 水灰比的影响 | 第34-35页 |
| 4.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34-35页 |
| 4.2.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页 |
| 4.3 含气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 4.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36页 |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5 抗盐冻性能的提高措施 | 第38-41页 |
| 5.1 国内外对提高抗盐冻破坏措施的研究 | 第38页 |
| 5.2 防治措施 | 第38-40页 |
| 5.2.1 控制水灰比 | 第38-39页 |
| 5.2.2 控制含气量 | 第39页 |
| 5.2.3 减少除冰盐的使用 | 第39页 |
| 5.2.4 提高施工及养护工艺 | 第39页 |
| 5.2.5 对排水设计进行优化 | 第39-40页 |
| 5.3 小结 | 第40-41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个人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