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宏观应变测试的受弯构件损伤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2 基于模态参数损伤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0-23页 |
1.2.1 基于模态分析损伤识别的发展 | 第11-12页 |
1.2.2 识别算法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损伤指标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3-24页 |
1.3.1 具体步骤 | 第23页 |
1.3.2 关键问题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应变模态理论分析 | 第24-33页 |
2.1 模态分析理论概述 | 第24-25页 |
2.2 应变模态的概念 | 第25-29页 |
2.2.1 应变模态推导 | 第25-28页 |
2.2.2 应变模态的性质 | 第28-29页 |
2.3 应变频响函数 | 第29-31页 |
2.3.1 应变频响函数的定义 | 第29页 |
2.3.2 应变频响函数推导 | 第29-31页 |
2.4 应变模态提取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分布式宏观应变理论 | 第33-39页 |
3.1 长标距应变计测量简介 | 第33页 |
3.2 光栅光纤应变计测量原理 | 第33-35页 |
3.3 宏观应变模态损伤识别分析 | 第35-39页 |
3.3.1 宏观应变模态推导 | 第36-38页 |
3.3.2 损伤指标的定义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损伤识别数值仿真分析 | 第39-66页 |
4.1 简支梁单元完全损伤 | 第39-46页 |
4.1.1 完全损伤定位分析 | 第40-42页 |
4.1.2 完全损伤定量分析 | 第42-44页 |
4.1.3 适用性分析 | 第44-46页 |
4.2 简支梁单元局部损伤 | 第46-56页 |
4.2.1 局部损伤定位分析 | 第47-48页 |
4.2.2 损伤指标规律分析 | 第48-53页 |
4.2.3 单元中心损伤的定量计算 | 第53-56页 |
4.2.4 单元非中心局部损伤的定量计算 | 第56页 |
4.3 简支梁损伤指标的改进 | 第56-61页 |
4.3.1 损伤指标的数学分析 | 第56-58页 |
4.3.2 损伤指标的改进 | 第58-59页 |
4.3.3 损伤指标的改进效果 | 第59-61页 |
4.4 连续梁单元完全损伤分析 | 第61-66页 |
4.4.1 单元完全损伤定位分析 | 第61-64页 |
4.4.2 单元完全损伤定量分析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实验分析与验证 | 第66-74页 |
5.1 实验简介 | 第66-68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68-72页 |
5.3 实验分析 | 第72-73页 |
5.4 实验总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6.2 建议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