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基本框架与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2-13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18页 |
3 流通产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18-25页 |
3.1 流通产业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分析 | 第18-22页 |
3.1.1 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 第19页 |
3.1.2 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 第19-21页 |
3.1.3 自身对就业的吸纳直接促进了城镇化进程 | 第21-22页 |
3.2 城镇化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分析 | 第22-25页 |
3.2.1 城市的聚集效应促进流通产业高效发展 | 第22-24页 |
3.2.2 城市的不断扩张带动流通产业的扩张 | 第24-25页 |
4 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和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5-35页 |
4.1 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分析 | 第25-28页 |
4.1.1 东北地区城镇化的总体水平 | 第25-26页 |
4.1.2 三省城镇化发展状况具体分析 | 第26-28页 |
4.2 东北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28-35页 |
4.2.1 东北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总体概况 | 第28-30页 |
4.2.2 辽宁省流通产业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4.2.3 吉林省流通产业发展现状 | 第31-32页 |
4.2.4 黑龙江省流通产业发展现状 | 第32-34页 |
4.2.5 东北地区流通发展状况小结 | 第34-35页 |
5 东北地区城镇化与流通产业互动发展的计量分析 | 第35-44页 |
5.1 数据的说明 | 第35页 |
5.2 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5.2.1 模型的形式 | 第35-36页 |
5.2.2 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36页 |
5.2.3 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5.3 面板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7-41页 |
5.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第38-39页 |
5.3.2 面板协整检验 | 第39-40页 |
5.3.3 面板格兰杰因果分析 | 第40-41页 |
5.4 实证总结 | 第41-44页 |
6 国外成功模式的借鉴 | 第44-48页 |
6.1 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调控型城镇发展模式 | 第44-46页 |
6.1.1 英国流通产业发展对东北地区的启示 | 第44-45页 |
6.1.2 英国城镇化建设对东北地区的启示 | 第45-46页 |
6.2 以日本为代表的都市商圈型城镇发展模式 | 第46-48页 |
6.2.1 日本流通产业发展对东北地区启示 | 第46-47页 |
6.2.2 日本城镇化建设对东北地区的启示 | 第47-48页 |
7 对策建议 | 第48-54页 |
7.1 充分认识流通产业的重要作用,避免重工业轻流通的产业布局 | 第48-49页 |
7.2 加大政策扶持,促使流通产业做大做强 | 第49-50页 |
7.3 未来城市规划中,努力实现流通先行战略 | 第50-51页 |
7.4 加强三省联系,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 第51页 |
7.5 认清自身优势与不足,扮演好区域中的角色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