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体育理论论文--体育教育论文--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论文

教育实习前后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引言第11-26页
    1.1 研究缘起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3 研究意义第12页
        1.3.1 理论价值第12页
        1.3.2 现实意义第12页
    1.4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4页
        1.4.1 教育实习第12页
        1.4.2 师范生第12-13页
        1.4.3 教学能力第13-14页
            1.4.3.1 教学设计能力第13页
            1.4.3.2 教学实施能力第13页
            1.4.3.3 教学评价能力第13-14页
    1.5 研究路径第14-15页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6页
        1.6.1 关于教育实习内涵的研究第16-18页
            1.6.1.1 教育实习的价值与意义第16页
            1.6.1.2 国内教育实习的内涵第16-17页
            1.6.1.3 国外教育实习的内涵第17-18页
        1.6.2 关于体育教学能力内涵的研究第18-21页
            1.6.2.1 教学能力的内涵第18页
            1.6.2.2 教学能力的结构第18-19页
            1.6.2.3 体育教学能力的内涵第19-20页
            1.6.2.4 体育教学能力的结构第20-21页
        1.6.3 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第21-24页
            1.6.3.1 教学能力发展现状第21-22页
            1.6.3.2 教学能力培养对策第22-23页
            1.6.3.3 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第23-24页
        1.6.4 现有研究评述第24-26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6-31页
    2.1 研究对象第26页
    2.2 研究方法第26-31页
        2.2.1 文献资料法第26页
        2.2.2 问卷调查法第26-29页
            2.2.2.1 问卷的设计与编制第26-28页
            2.2.2.2 问卷的效度检验第28页
            2.2.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28-29页
            2.2.2.4 问卷的信度检验第29页
        2.2.3 实地访谈法第29-30页
        2.2.4 数理统计法第30页
        2.2.5 比较分析法第30页
        2.2.6 逻辑分析法第30-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51页
    3.1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科教育实习概述第31-32页
        3.1.1 教育实习的模式第31页
        3.1.2 教育实习的安排第31-32页
        3.1.3 教育实习的要求第32页
    3.2 教育实习前后体育师范教学能力发展分析第32-39页
        3.2.1 教学能力发展的显著性分析第32-33页
        3.2.2 教学能力各维度发展的具体分析第33-39页
            3.2.2.1 各维度的均衡性分析第33-35页
            3.2.2.2 教学设计能力的分析第35-36页
            3.2.2.3 教学实施能力的分析第36-38页
            3.2.2.4 教学评价能力的分析第38-39页
    3.3 各维度教学能力与个人实习前基础情况的相关性分析第39-44页
        3.3.1 性别的相关性分析第39-40页
        3.3.2 户籍的相关性分析第40页
        3.3.3 专业排名的相关性分析第40-42页
        3.3.4 训练年限的相关性分析第42-43页
        3.3.5 运动等级的相关性分析第43页
        3.3.6 就读高中类型的相关性分析第43-44页
    3.4 影响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第44-48页
        3.4.1 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第44页
        3.4.2 影响指标因子分析第44-45页
        3.4.3 影响因素指标因子回归分析第45-47页
        3.4.4 影响因素重要程度分析第47-48页
    3.5 高师院校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的建议第48-51页
        3.5.1 创设教师教育“共同体”,构建协同培养机制第48页
        3.5.2 探索“差异化”实习模式,提升教育实践品性第48-49页
        3.5.3 转变“灌输式”教学方式,优化实践课程方案第49页
        3.5.4 创建实习指导团队,推行“网络化”教研模式第49-50页
        3.5.5 改革实习评价方式,实行“档案袋”评价模式第50-51页
4 结论与建议第51-52页
    4.1 结论第51页
    4.2 建议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附录第57-69页
后记第69-70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荀子》成语及其思想研究
下一篇:社会性别视角下高校女生身体意象及体育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