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12-35页 |
1.1 红外成像技术 | 第12-19页 |
1.1.1 红外发展简史 | 第12-13页 |
1.1.2 红外成像探测技术 | 第13-14页 |
1.1.3 红外对抗技术 | 第14-17页 |
1.1.4 我国红外技术的发展及红外成像应用 | 第17-19页 |
1.2 红外成像仿真 | 第19-29页 |
1.2.1 红外成像仿真的对象分类 | 第19-22页 |
1.2.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22-27页 |
1.2.3 虚拟现实技术 | 第27-29页 |
1.3 多光谱信息融合 | 第29-33页 |
1.3.1 信息融合 | 第29-30页 |
1.3.2 多光谱信息融合 | 第30-31页 |
1.3.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1.4 本文的工作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城市建筑物红外成像模型 | 第35-62页 |
2.1 引言 | 第35-36页 |
2.2 外部气象因素影响分析 | 第36-40页 |
2.2.1 气温的变化 | 第36-37页 |
2.2.2 环境相对湿度变化 | 第37页 |
2.2.3 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 | 第37-39页 |
2.2.4 大气长波辐射的变化 | 第39页 |
2.2.5 风速的影响 | 第39-40页 |
2.3 传热方式和潜热影响 | 第40-42页 |
2.3.1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 第40-41页 |
2.3.2 城市场景物体间的热相互作用 | 第41-42页 |
2.3.3 潜热作用 | 第42页 |
2.4 城市建筑物逐时逐季节变化的红外成像模型 | 第42-52页 |
2.4.1 多层有限差分法模型 | 第43-44页 |
2.4.2 草地和土壤表面温度计算 | 第44-45页 |
2.4.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2.5 大规模复杂城市场景的红外建模与成像 | 第52-57页 |
2.5.1 城市场景特殊目标的红外建模 | 第53-55页 |
2.5.2 城市场景红外成像绘制规则 | 第55-56页 |
2.5.3 红外图像绘制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2.6 小结 | 第57-62页 |
第三章 地面红外目标与地面背景的真实感合成 | 第62-77页 |
3.1 引言 | 第62-63页 |
3.2 红外热像仪动态调节成像机理 | 第63-65页 |
3.3 地面目标和背景的红外成像模型 | 第65-69页 |
3.3.1 地面目标的红外成像模型 | 第65-68页 |
3.3.2 地面背景表面温度计算模型 | 第68-69页 |
3.4 目标与地面背景的真实感红外合成 | 第69-71页 |
3.4.1 红外目标与地面背景的真实感合成 | 第69-70页 |
3.4.2 红外阴影的产生 | 第70-71页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72页 |
3.6 小结 | 第72-77页 |
第四章 地面红外动态场景的实时漫游 | 第77-96页 |
4.1 引言 | 第77-79页 |
4.2 大气辐射传输计算软件简介 | 第79-82页 |
4.2.1 LOWTRAN | 第79-80页 |
4.2.2 MODTRAN | 第80-81页 |
4.2.3 DISTORT | 第81-82页 |
4.3 基于几何和纹理图像的红外场景建模 | 第82-91页 |
4.3.1 由航拍图片重建地面目标三维造型和红外特性 | 第82-83页 |
4.3.2 由可见图像生成草木的红外图像 | 第83-85页 |
4.3.3 考虑大气衰减的红外深度纹理生成 | 第85-90页 |
4.3.4 红外纹理的拼接与背景映照 | 第90-91页 |
4.4 地面红外动态场景的实时生成的算法描述 | 第91-92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92-93页 |
4.6 小结 | 第93-96页 |
第五章 基于量子光学的红外成像光照模型 | 第96-109页 |
5.1 引言 | 第96-97页 |
5.2 量子光学辐射理论 | 第97-100页 |
5.3 基于量子光学的红外成像光照模型 | 第100-104页 |
5.3.1 光照模型的导出 | 第100-102页 |
5.3.2 可见光域辐射物体光亮度的计算 | 第102-103页 |
5.3.3 大气衰减对红外与可见光成像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4-106页 |
5.4.1 实验结果 | 第104-105页 |
5.4.2 讨论 | 第105-106页 |
5.5 小结 | 第106-109页 |
第六章 多光谱成像的真实感融合 | 第109-122页 |
6.1 引言 | 第109-111页 |
6.2 常用的融合方法 | 第111-114页 |
6.2.1 小波变换融合方法 | 第112-113页 |
6.2.2 PCA融合方法 | 第113-114页 |
6.2.3 多通道彩色分量融合方法 | 第114页 |
6.3 基于HVS的自适应加权平均的融合方法 | 第114-116页 |
6.4 多光谱图像的真实感融合 | 第116-117页 |
6.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7-118页 |
6.6 小结 | 第118-122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6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一览表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