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8-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 绿色饲料添加剂简介 | 第11-13页 |
1.1 绿色饲料添加剂的概念 | 第11页 |
1.2 畜牧业应用绿色饲料添加剂的意义 | 第11-13页 |
1.2.1 抗生素添加剂的负面影响 | 第11-12页 |
1.2.2 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功效 | 第12-13页 |
2 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种类 | 第13-23页 |
2.1 酶制剂 | 第13-15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2.1.2 应用饲用酶制剂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2 中草药及其提取物 | 第15-16页 |
2.2.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定义 | 第15页 |
2.2.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 第15-16页 |
2.3 酸制剂 | 第16-17页 |
2.4 微生态制剂 | 第17-23页 |
2.4.1 益生元 | 第17-18页 |
2.4.2 益生菌 | 第18-19页 |
2.4.3 益生素 | 第19页 |
2.4.4 噬菌体 | 第19-21页 |
2.4.5 抗菌肽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第23-49页 |
试验一 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第23-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1.1 材料 | 第23-24页 |
1.1.1 菌株和鸡粪便 | 第23页 |
1.1.2 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1.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4页 |
1.2 方法 | 第24-26页 |
1.2.1 宿主菌的准备 | 第24页 |
1.2.2 噬菌体的富集与分离 | 第24页 |
1.2.3 噬菌体的纯化 | 第24-25页 |
1.2.4 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25页 |
1.2.5 噬菌体的保存 | 第25页 |
1.2.6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 第25页 |
1.2.7 测定噬菌体裂解谱的方法 | 第25页 |
1.2.8 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的测定 | 第25页 |
1.2.9 噬菌体p H稳定性的测定 | 第25页 |
1.2.10 噬菌体温度稳定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2 结果 | 第26-28页 |
2.1 噬菌体的分离 | 第26页 |
2.2 噬菌体的纯化 | 第26页 |
2.3 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噬菌斑的图片 | 第26页 |
2.4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 第26-27页 |
2.5 7株噬菌体裂解谱的测定 | 第27页 |
2.6 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的测定结果 | 第27页 |
2.7 噬菌体温度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 第27-28页 |
2.8 噬菌体pH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 第28页 |
3 讨论与分析 | 第28-30页 |
3.1 关于噬菌体的分离 | 第28页 |
3.2 关于噬菌体裂解谱、对温度的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等的测定 | 第28-30页 |
试验二 分离株噬菌体在三黄鸡上的应用 | 第30-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1.1 材料 | 第31页 |
1.1.1 试验场所及实验动物 | 第31页 |
1.1.2 试验用毒株和抗生素 | 第31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1.2.1 试验分组 | 第31页 |
1.2.2 饲养管理 | 第31-32页 |
1.3 指标的测定 | 第32-33页 |
1.3.1 日增重 | 第32页 |
1.3.2 料肉比 | 第32-33页 |
1.3.3 成活率 | 第33页 |
1.4 噬菌体的使用剂量以及使用时间 | 第33页 |
1.5 抗生素残留的测定 | 第33-34页 |
2 结果 | 第34-40页 |
2.1 饲料的消耗情况 | 第34页 |
2.2 日增重比较 | 第34-35页 |
2.3 料肉比 | 第35-36页 |
2.4 成活率的统计分析 | 第36-37页 |
2.5 抗生素残留的测定 | 第37-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试验三 抗菌肽在三黄鸡上应用 | 第42-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1.1 材料 | 第42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2 结果 | 第43-47页 |
2.1 饲料日消耗量、鸡日增重、成活率和料肉比的情况比较 | 第43-44页 |
2.2 抗生素残留的测定结果 | 第44-47页 |
3 讨论 | 第47-49页 |
总体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57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