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1.1 木质素简介 | 第11-13页 |
| 1.1.1 木质素的来源 | 第11页 |
| 1.1.2 木质素的结构 | 第11-12页 |
| 1.1.3 木质素的分类 | 第12页 |
| 1.1.4 木质素的性质 | 第12-13页 |
| 1.1.5 木质素的应用 | 第13页 |
| 1.2 脲醛树脂的简介 | 第13-18页 |
| 1.2.1 合成脲醛树脂的化学反应过程 | 第13-16页 |
| 1.2.2 脲醛树脂中甲醛的释放 | 第16页 |
| 1.2.3 脲醛树脂的改性研究 | 第16-17页 |
| 1.2.4 脲醛树脂的应用 | 第17-18页 |
| 1.3 微球的简介 | 第18-21页 |
| 1.3.1 微球的合成方法 | 第18-20页 |
| 1.3.2 脲醛树脂微球的合成 | 第20页 |
| 1.3.3 炭微球的应用 | 第20-21页 |
| 1.4 超级电容器的简介 | 第21-24页 |
| 1.4.1 超级电容器的类型及储能原理 | 第21-22页 |
| 1.4.2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碳材料的研究 | 第22-23页 |
| 1.4.3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 第23-24页 |
| 1.5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页 |
| 1.5.2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木质素基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 第26-33页 |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7-28页 |
| 2.2.2 木质素基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 | 第28-29页 |
| 2.3 木质素基脲醛树脂胶黏剂性能的检测 | 第29-31页 |
| 2.3.1 胶合强度 | 第29页 |
| 2.3.2 游离甲醛含量 | 第29-30页 |
| 2.3.3 固含量 | 第30页 |
| 2.3.4 pH值 | 第30-31页 |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1-32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木质素基脲醛树脂微球和炭微球的制备及研究 | 第33-42页 |
| 3.1 引言 | 第33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3-35页 |
| 3.2.2 物理表征 | 第35页 |
| 3.2.3 木质素基脲醛树脂微球的的制备 | 第35-36页 |
| 3.2.4 木质素基脲醛树脂炭微球的制备 | 第36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 3.3.1 木质素基脲醛树脂微球的形貌 | 第36-38页 |
| 3.3.2 木质素基脲醛树脂微球炭化过程的研究 | 第38-40页 |
| 3.3.3 木质素基脲醛树脂炭微球形貌的研究 | 第40-4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木质素基脲醛树脂多孔炭制备及电容性能的研究 | 第42-65页 |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43-48页 |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43-45页 |
| 4.2.2 物理表征 | 第45页 |
| 4.2.3 电化学表征 | 第45-46页 |
| 4.2.4 电化学计算公式 | 第46-47页 |
| 4.2.5 木质素基脲醛树脂多孔炭的制备 | 第47页 |
| 4.2.6 电极的制备 | 第47-48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63页 |
| 4.3.1 活化条件对木质素基脲醛树脂多孔炭材料比电容的影响 | 第48-49页 |
| 4.3.2 炭碱比对木质素基脲醛树脂多孔炭的影响 | 第49-53页 |
| 4.3.3 木质素的取代量对木质素基脲醛树脂多孔炭的影响 | 第53-59页 |
| 4.3.4 木质素基脲醛树脂多孔炭的电化学特性研究 | 第59-6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6页 |
| 作者简介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