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意义与背景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本文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1.3.3 不足 | 第13页 |
2.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的现状 | 第13-26页 |
2.1 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定义和种类 | 第13-16页 |
2.1.1 国外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定义和分类 | 第13-14页 |
2.1.2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分类 | 第14-16页 |
2.3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业务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2.3.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趋势 | 第16-17页 |
2.3.2 金融脱媒现象 | 第17页 |
2.3.3 利率市场化 | 第17-18页 |
2.3.4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 第18页 |
2.4 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现状概况 | 第18-26页 |
2.4.1 非利息收入总体上升,但比重仍然不大 | 第18-21页 |
2.4.2 非利息收入占比虽然大幅上升,但较国际水平仍然较低 | 第21-24页 |
2.4.3 手续费是构成非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他业务比重仍然较小 | 第24-26页 |
3. 国外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状况 | 第26-29页 |
3.1 新加坡非利息业务发展状况 | 第26-27页 |
3.2 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3.3 我国目前非利息收入与国外差异 | 第28页 |
3.4 国外经验 | 第28-29页 |
4、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9-38页 |
4.1 经营绩效变量的选择 | 第29-30页 |
4.2 变量选取与解释 | 第30-31页 |
4.3 样本数据的选择和描述性分析 | 第31-35页 |
4.4 模型的构建 | 第35-37页 |
4.5 总结 | 第37-38页 |
5.结论和建议 | 第38-41页 |
5.1 结论 | 第38-39页 |
5.2 建议 | 第39-41页 |
5.2.1 收费灵活化 | 第39页 |
5.2.2 利用传统客户拓展创新业务 | 第39-40页 |
5.2.3 明确优势市场定位,打造特色产品和服务。 | 第40页 |
5.2.4 重视互联网的崛起汲取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 | 第40-41页 |
5.2.5 综合化经营,加大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 第41页 |
5.2.6 非利息业务的定价管理 | 第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 | 第45-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