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接收设备、无线电收音机论文--其他论文

基于软件无线电构架的深空测控接收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NASA VSR接收机方案第9-10页
        1.2.2 ESA接收机方案第10页
        1.2.3 国内SEU-RSR接收机方案第10-12页
    1.3 论文组织结构第12-14页
第二章 RSR-ARM系统概述第14-20页
    2.1 系统需求分析第14页
    2.2 硬件总体方案第14-16页
    2.3 系统板各模块说明第16-19页
        2.3.1 ADC信号采集模块第16-17页
        2.3.2 FPGA信号处理及传输模块第17页
        2.3.3 ARM控制模块第17-18页
        2.3.4 电源模块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RSR-ARM硬件设置及逻辑设计第20-38页
    3.1 硬件及逻辑设计概述第20页
    3.2 ADC和时钟的状态设置第20-23页
        3.2.1 ADC工作模式的选择及设置第20-22页
        3.2.2 时钟源的选择及设置第22-23页
    3.3 信号处理逻辑设计第23-32页
        3.3.1 ISERDES串并转换器第24-26页
        3.3.2 ADC幅度监测第26页
        3.3.3 多级下变频第26-29页
        3.3.4 多级降采样第29-30页
        3.3.5 RSR数据初步封装第30页
        3.3.6 状态寄存器与总线地址映射第30-32页
        3.3.7 系统各模块复位第32页
    3.4 千兆以太网数据传输第32-37页
        3.4.1 物理层实现第33-34页
        3.4.2 数据链路层实现第34-35页
        3.4.3 网络帧结构分析第35-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基于Web的RSR控制软件设计第38-56页
    4.1 软件系统整体框架第38-39页
    4.2 驱动层程序设计第39-44页
        4.2.1 ARM驱动第39-40页
        4.2.2 FPGA驱动第40-42页
        4.2.3 ADC驱动第42-43页
        4.2.4 时钟芯片驱动第43页
        4.2.5 模块驱动指令集第43-44页
    4.3 控制层软件设计第44-48页
        4.3.1 用户命令执行线程第45-46页
        4.3.2 系统状态获取线程第46页
        4.3.3 计划文件执行线程第46-48页
        4.3.4 数据库接口设计第48页
    4.4 服务层设计第48-51页
        4.4.1 服务器架构搭建第48-49页
        4.4.2 RSR远程控制网站脚本设计第49-50页
        4.4.3 数据库设计第50-51页
    4.5 客户层Web界面设计第51-52页
    4.6 上位机高速以太网数据接收及RSR文件生成第52-55页
    4.7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系统测试第56-70页
    5.1 测试准备第56-57页
    5.2 输入特性测试第57-59页
    5.3 数据存储测试第59-64页
    5.4 NCO频率范围和设置步长验证第64-67页
    5.5 通道一致性测试第67-68页
    5.6 系统最终指标汇总第68-69页
    5.7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6.1 总结第70页
    6.2 展望第70-72页
致谢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取代硼氮丁烷类似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下一篇:氮/硫共掺杂石墨烯凝胶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