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三、研究述评 | 第15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云南省旅游产业现状 | 第18-25页 |
第一节 云南省旅游资源概述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历史回顾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概况与国内外比较优势 | 第20-25页 |
一、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 第20-23页 |
二、云南省旅游产业的国内外比较优势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 第25-39页 |
第一节 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系统 | 第25-31页 |
一、云南省旅游经济因果系统的组成 | 第26-28页 |
二、云南省旅游经济因果系统的过程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 第28-31页 |
第二节 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的原理 | 第31-33页 |
一、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的基本思想 | 第31页 |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的步骤 | 第31-33页 |
第三节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 | 第33-39页 |
一、数据的选择和处理 | 第33-34页 |
二、因果关系阐述与检验 | 第34-39页 |
第四章 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与拉动效果 | 第39-50页 |
第一节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测算及分析 | 第39-43页 |
一、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测量 | 第41-42页 |
二、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定位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 | 第43-50页 |
一、协整检验的原理 | 第44-46页 |
二、云南省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 | 第46-47页 |
三、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拉动效果模型的构建 | 第47-49页 |
四、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分析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领先/滞后关系分析 | 第50-64页 |
第一节 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领先”、“滞后”关系 | 第50-54页 |
一、认识和组织时滞 | 第51-52页 |
二、发明时滞 | 第52-53页 |
三、“菜单”选择时滞 | 第53-54页 |
四、“启动”时滞 | 第54页 |
第二节 交叉谱分析基本理论框架 | 第54-60页 |
一、谱分析理论 | 第55页 |
二、交叉谱分析的内在机理 | 第55-57页 |
三、交叉谱分析计算过程 | 第57-60页 |
第三节 云南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交叉谱分析 | 第60-64页 |
一、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第60-61页 |
二、交叉谱分析结果与分析 | 第61-64页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第64-73页 |
第一节 提高旅游消费的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 | 第64-67页 |
一、促进旅游消费需求的有效化 | 第65-66页 |
二、促进旅游供给的有效性 | 第66-67页 |
第二节 发挥旅游就业潜力,带动社会就业 | 第67-69页 |
一、加强旅游景区市场化,扩展旅游就业 | 第68页 |
二、深化旅游经济,扩展旅游就业 | 第68-69页 |
第三节 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渠道 | 第69-71页 |
一、创新投融资手段 | 第70页 |
二、加强政府引导,均衡旅游投资 | 第70页 |
三、重新定位旅游行政部门,加强职能建设 | 第70-71页 |
第四节 加强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共同发展 | 第71-73页 |
一、联合开发、设计 | 第71-72页 |
二、联合宣传 | 第72页 |
三、联合管理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