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特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论文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 第12-13页 |
四、本文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 第14-18页 |
第一节 经济特区基本概念和优缺点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经济特区相关理论 | 第15-16页 |
一、绝对优势理论 | 第15-16页 |
二、比较成本理论 | 第16页 |
三、要素禀赋论 | 第16页 |
四、规模经济理论 | 第16页 |
五、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经济特区的发展 | 第18-24页 |
第一节 经济特区的起源和发展 | 第18页 |
第二节 建立经济特区目标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经济特区分类 | 第19-21页 |
第四节 建立经济特区全球经验 | 第21-23页 |
一、印度的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 | 第21-22页 |
二、拉美国家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 | 第22页 |
三、日本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 | 第22-23页 |
四、爱尔兰金融特区发展的经验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俄罗斯经济特区发展概况 | 第24-37页 |
第一节 俄罗斯的经济特区分布 | 第24-30页 |
一、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 | 第24-26页 |
二、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 | 第26-28页 |
三、港口型经济特区 | 第28-29页 |
四、旅游休闲经济特区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俄罗斯的经济特区成效 | 第30-33页 |
一、有利于其缩小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 | 第32页 |
二、有利于制度创新 | 第32-33页 |
三、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 第33页 |
第三节 俄罗斯经济特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中俄经济特区比较 | 第37-43页 |
第一节 中国建立经济特区概况 | 第37-38页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 | 第38-39页 |
一、经济特区是国家经济改革的试点 | 第38-39页 |
二、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窗口 | 第39页 |
三、经济特区的建设既创新又适用 | 第39页 |
第三节 中俄经济特区比较 | 第39-42页 |
一、创建经济特区的思路和目标不同 | 第40页 |
二、经济特区的类型和规模不同 | 第40-41页 |
三、经济特区的管理方式不同 | 第41页 |
四、经济特区位置选择不同 | 第41页 |
五、面临的挑战不同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俄罗斯经济特区未来的发展 | 第43-54页 |
第一节 俄罗斯政府对经济特区提供的优惠待遇 | 第43-48页 |
一、工业经济特区 | 第43-45页 |
二、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 | 第45-46页 |
三、港口型经济特区 | 第46页 |
四、旅游休闲经济特区 | 第46-48页 |
第二节 俄罗斯经济区发展新方向 | 第48-53页 |
一、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前景 | 第48-50页 |
二、俄罗斯经济特区建设新举措 | 第50-51页 |
三、俄特区建设采取的新模式——超前发展区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