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9页 |
1.1 膜的概述 | 第14-19页 |
1.1.1 膜及膜过程 | 第14-16页 |
1.1.2 膜的定义 | 第16页 |
1.1.3 膜的分类 | 第16-17页 |
1.1.4 膜分离过程的特点 | 第17-18页 |
1.1.5 膜材料 | 第18页 |
1.1.6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第18-19页 |
1.2 分子印迹技术 | 第19-22页 |
1.2.1 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9-20页 |
1.2.2 分子印迹技术原理 | 第20-21页 |
1.2.3 分子印迹介质的制备 | 第21-22页 |
1.2.4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 第22页 |
1.3 分子印迹膜分离 | 第22-25页 |
1.3.1 分子印迹膜的传递机制 | 第23页 |
1.3.2 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1.3.3 分子印迹膜的应用 | 第24-25页 |
1.4 双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 | 第25-27页 |
1.5 课题研究创新性 | 第27-28页 |
1.6 课题研究目标 | 第28-29页 |
第2章 掺杂有无机纳米粒子的阿魏酸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 | 第29-49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2.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30页 |
2.2.2 主要实验原料 | 第30-3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1-37页 |
2.3.1 阿魏酸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 | 第31-32页 |
2.3.2 制备阿魏酸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工艺流程 | 第32页 |
2.3.3 阿魏酸分子印迹复合膜的性能和结构评价 | 第32-34页 |
2.3.4 分析方法 | 第34-37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2.4.1 红外谱图分析 | 第37-38页 |
2.4.2 不同无机纳米材料对阿魏酸分子印迹膜的改性效果 | 第38-41页 |
2.4.3 不同粒径二氧化钛改性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2.4.4 SEM分析 | 第43-46页 |
2.4.5 接触角测定 | 第46页 |
2.4.6 力学性能分析 | 第46-47页 |
2.5 结论 | 第47-49页 |
第3章 双模板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49-76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3.2.1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9页 |
3.2.2 主要实验材料 | 第49-50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0-55页 |
3.3.1 阿魏酸—肉桂酸双模板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 | 第50页 |
3.3.2 膜的性能测定和结构评价 | 第50-51页 |
3.3.3 分析方法 | 第51-55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5-74页 |
3.4.1 掺杂不同无机纳米材料对双模板分子印迹膜性能的影响 | 第55-59页 |
3.4.2 不同含量引发剂对双模板分子印迹膜性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3.4.3 两步法制备的双模板分子印迹复合膜性能 | 第61-64页 |
3.4.4 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的比例 | 第64-70页 |
3.4.5 膜对咖啡酸、丁香酸和葡萄糖的分离效果 | 第70-72页 |
3.4.6 SEM分析 | 第72-73页 |
3.4.7 红外谱图分析 | 第73-74页 |
3.4.8 接触角分析 | 第74页 |
3.5 结论 | 第74-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