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现场总线技术 | 第10-13页 |
1.2.1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10-12页 |
1.2.2 国内外DeviceNet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1.3 基于现场总线的助航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1.3.1 机场助航灯光系统简介 | 第13-15页 |
1.3.2 国内外助航灯光监控系统的发展 | 第15-16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DeviceNet现场总线技术研究 | 第18-36页 |
2.1 DeviceNet的OSI参考模型分析 | 第18-19页 |
2.2 CAN总线技术规范 | 第19-22页 |
2.2.1 CAN总线的技术特点 | 第19-20页 |
2.2.2 CAN总线的物理层逻辑 | 第20页 |
2.2.3 CAN总线的位定时与位同步 | 第20-21页 |
2.2.4 CAN总线的帧结构 | 第21-22页 |
2.2.5 CAN总线的仲裁机制 | 第22页 |
2.3 DeviceNet协议分析 | 第22-30页 |
2.3.1 DeviceNet的网络通信模型 | 第23-24页 |
2.3.2 DeviceNet连接分析 | 第24-26页 |
2.3.3 预定义主/从连接从站 | 第26-28页 |
2.3.4 DeviceNet的对象模型 | 第28-29页 |
2.3.5 DeviceNet的设备描述 | 第29-30页 |
2.4 DeviceNet总线的实时性分析 | 第30-32页 |
2.5 主站与从站的通信过程分析 | 第32-36页 |
第三章 助航灯光监控系统通信节点设备模型 | 第36-42页 |
3.1 调光节点对象模型设计 | 第37-41页 |
3.1.1 节点存在的所有对象类 | 第37-38页 |
3.1.2 对象对节点行为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3 对象接口 | 第39页 |
3.1.4 所支持的类和实例服务 | 第39-41页 |
3.2 I/O数据格式定义 | 第41页 |
3.3 设备配置定义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通信节点设计 | 第42-57页 |
4.1 节点功能设计 | 第42页 |
4.2 节点的硬件设计 | 第42-48页 |
4.2.1 硬件总体设计 | 第42-43页 |
4.2.2 电源电路设计 | 第43-45页 |
4.2.3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 第45-46页 |
4.2.4 报文接收/发电路设计 | 第46-47页 |
4.2.5 数字量与模拟量输入输出电路 | 第47-48页 |
4.3 节点的软件设计 | 第48-57页 |
4.3.1 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48-50页 |
4.3.2 CAN的初始化 | 第50-51页 |
4.3.3 重复MACID检测 | 第51-52页 |
4.3.4 分配/释放预定义主从连接 | 第52-54页 |
4.3.5 报文处理过程 | 第54页 |
4.3.6 关键对象的实现 | 第54-57页 |
第五章 助航灯光监控的设计实验 | 第57-64页 |
5.1 仅限组2从站的实验设计 | 第57-60页 |
5.1.1 实验开发平台 | 第57-58页 |
5.1.2 DeviceNet网络组态 | 第58-60页 |
5.2 助航灯光监控系统的网络设计 | 第60-61页 |
5.3 人机界面设计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