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DNA碱基与农药相互作用及适配体传感器的应用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符号说明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9页
    1.1 引言第15页
    1.2 激光拉曼光谱第15-18页
        1.2.1 拉曼光谱的发展第15-16页
        1.2.2 拉曼散射理论第16-18页
    1.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第18-22页
        1.3.1 SERS及其特点第18-19页
        1.3.2 SERS增强机制第19-20页
        1.3.3 SERS基底研究构建及进展第20-21页
        1.3.4 SERS研究进展及主要应用领域第21-22页
    1.4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SERS中的应用第22-23页
    1.5 紫外及拉曼在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第23-25页
    1.6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方法第25-26页
    1.7 适配体及其应用第26-27页
    1.8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和意义第27-29页
第二章 三种DNA碱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及其峰振动归属第29-47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实验部分第30-31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30页
        2.2.2 增强基底的制备第30-31页
        2.2.3 NRS与SERS测试第31页
    2.3 理论计算方法第31-32页
    2.4 实验与讨论第32-45页
        2.4.1 银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光谱与TEM表征第32-34页
        2.4.2 金、银纳米粒子的SERS活性比较第34-35页
        2.4.3 鸟嘌呤的拉曼光谱及其峰归属第35-37页
        2.4.4 胸腺嘧啶拉曼光谱及其峰归属第37-39页
        2.4.5 腺嘌呤分子与银团簇复合物理论优化结构第39-41页
        2.4.6 腺嘌呤分子与银团簇复合物模拟计算拉曼光谱分析第41-42页
        2.4.7 腺嘌呤拉曼振动光谱指认第42-44页
        2.4.8 银团簇对腺嘌呤分子极化率的影响第44-45页
    2.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胞嘧啶在银胶上的吸附行为第47-61页
    3.1 引言第47页
    3.2 实验部分第47-49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47-48页
        3.2.2 银胶的制备第48页
        3.2.3 NRS与SERS测试第48页
        3.2.4 理论计算第48-4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9-60页
        3.3.1 胞嘧啶分子理论优化结构及电荷布局第49-50页
        3.3.2 胞嘧啶分子理论光谱的计算及对比第50页
        3.3.3 胞嘧啶拉曼振动模式指认第50-52页
        3.3.4 吸附反应时间与SERS的关系第52-54页
        3.3.5 不同胞嘧啶浓度与SERS的关系第54-55页
        3.3.6 不同溶液的p H值对胞嘧啶SERS的影响第55-56页
        3.3.7 Cy在不同p H值下的存在形式及与SERS的关系第56-58页
        3.3.8 Cy在Ag表面吸附机理的探讨第58-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拉曼和紫外光谱法研究倍硫磷与DNA碱基的相互作用第61-78页
    4.1 引言第61-62页
    4.2 实验部分第62-63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62页
        4.2.2 实验方法第62-63页
            4.2.2.1 紫外光谱的测定第62-63页
            4.2.2.2 拉曼光谱的测定第63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3-76页
        4.3.1 碱基及倍硫磷的UV-Vis光谱第63-64页
        4.3.2 倍硫磷与碱基相互作用的UV-vis光谱表征第64-66页
        4.3.3 倍硫磷的理论计算拉曼光谱及SERS第66-67页
        4.3.4 倍硫磷与DNA碱基的作用的SERS光谱第67-75页
            4.3.4.1 倍硫磷与腺嘌呤相互作用的SERS光谱第68-70页
            4.3.4.2 倍硫磷与鸟嘌呤相互作用的SERS光谱第70-71页
            4.3.4.3 倍硫磷与胞嘧啶相互作用的SERS光谱第71-72页
            4.3.4.4 倍硫磷与胸腺嘧啶相互作用的SERS光谱第72-73页
            4.3.4.5 倍硫磷与DNA碱基不同位点作用的理论计算拉曼光谱第73-75页
        4.3.5 倍硫磷与DNA碱基的作用的SERS光谱第75-76页
    4.4 结论第76-78页
第五章 基于核酸适体传感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检测马拉硫磷第78-89页
    5.1 引言第78页
    5.2 实验部分第78-80页
        5.2.1 仪器与试剂第78-79页
        5.2.2 实验方法第79-80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80-87页
        5.3.1 实验原理第80页
        5.3.2 马拉硫磷及适配体-靶标物特征SERS光谱第80-81页
        5.3.3 不同聚沉剂的影响第81-82页
        5.3.4 马拉硫磷标准曲线第82-84页
        5.3.5 模拟样品的测定及加标回收率第84-85页
        5.3.6 特异性检测实验第85-87页
    5.4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89-93页
    6.1 总结第89-91页
    6.2 创新点第91-92页
    6.3 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8页
作者简历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aelstrom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乳腺癌化疗后应用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