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麦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三唑酮和温度的敏感性及与毒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关系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4页
    1.1 小麦白粉病概况第9页
    1.2 小麦白粉病的抗药性研究第9-10页
    1.3 小麦白粉病的温度敏感性研究第10页
    1.4 小麦白粉病的毒性研究第10-11页
    1.5 小麦白粉病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1-12页
    1.6 植物病原菌药剂敏感性、温度敏感性与毒性和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研究第12-13页
    1.7 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第二章 小麦白粉菌群体对三唑酮的敏感性测定第14-18页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14-15页
        2.1.1 试验材料第14页
        2.1.2 试验方法第14-1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5-17页
    2.3 小结第17-18页
第三章 小麦白粉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测定第18-23页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18-19页
        3.1.1 试验材料第18页
        3.1.2 试验方法第18-19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19-22页
    3.3 小结第22-23页
第四章 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测定第23-27页
    4.1 毒性鉴定材料与方法第23页
        4.1.1 试验材料第23页
        4.1.2 试验方法第23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23-26页
        4.2.1 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结构分析第23-25页
        4.2.2 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多样性分析第25页
        4.2.3 11省市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基因型聚类分析第25-26页
    4.3 小结第26-27页
第五章 小麦白粉菌群体的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7-31页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27页
        5.1.1 试验材料第27页
        5.1.2 试验方法第27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5.2.1 六省市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7-28页
        5.2.2 小麦白粉菌遗传距离分析第28-29页
        5.2.3 各省市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相关性分析第29-30页
    5.3 小结第30-31页
第六章 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和温度敏感性与毒性及遗传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1-35页
    6.1 统计分析方法第31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6.2.1 小麦白粉菌群体对三唑酮敏感性和毒性及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第31-33页
        6.2.2 小麦白粉菌群体对温度敏感性和毒性及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第33-34页
        6.2.3 小麦白粉菌群体对三唑酮敏感性和对温度敏感性的相关性分析第34页
    6.3 小结第34-35页
第七章 全文结论第35-37页
    7.1 小麦白粉菌群体对三唑酮的敏感性第35页
    7.2 小麦白粉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第35页
    7.3 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和毒性多样性第35-36页
    7.4 小麦白粉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第36页
    7.5 分析了小麦白粉菌群体对三唑酮敏感性、温度敏感性及与毒性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2页
附录第42-79页
致谢第79-80页
作者简历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诗话“趣”的审美范畴研究
下一篇:基于音乐能力的大学生英语语音能力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