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1 禁牧对草地群落特征影响 | 第14-16页 |
1.2.2 禁牧对草地生物量影响 | 第16页 |
1.2.3 禁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思路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9-25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9-21页 |
2.1.1 研究区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现状 | 第19-20页 |
2.1.2 藏北地区生态工程实施现状 | 第20页 |
2.1.3 藏北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禁牧区域 | 第20-21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2.3 调查内容及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2.3.1 植物群落特征调查 | 第22页 |
2.3.2 植物生物量的调查 | 第22页 |
2.3.3 植物样本养分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2.3.4 土壤特征的调查与测定 | 第23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3-25页 |
2.4.1 群落多样性计算 | 第23-24页 |
2.4.2 遥感方法计算植被盖度 | 第24页 |
2.4.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42页 |
3.1 不同年限禁牧下藏北高寒草甸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 第25-30页 |
3.1.1 植物物种构成及重要值的变化 | 第25-28页 |
3.1.2 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 第28-29页 |
3.1.3 小结 | 第29-30页 |
3.2 不同年限禁牧下藏北高寒草甸植被生物量的变化 | 第30-34页 |
3.2.1 禁牧对高寒草甸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2 禁牧对高寒草甸植被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3 禁牧对优良牧草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4 小结 | 第33-34页 |
3.3 不同年限禁牧下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的变化 | 第34-36页 |
3.3.1 土壤物理特征的变化 | 第34页 |
3.3.2 土壤化学特征的变化 | 第34-35页 |
3.3.3 小结 | 第35-36页 |
3.4 藏北地区植被调查及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 | 第36-42页 |
3.4.1 2004年与2014年植被实地调查 | 第36-38页 |
3.4.2 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 | 第38-4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2-45页 |
4.1 不同年限的禁牧管理对藏北高寒草甸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 不同年限的禁牧管理对藏北高寒草甸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 第43页 |
4.3 不同年限的禁牧管理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的影响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5-4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附图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