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17页 |
ABSTRACT | 第17-20页 |
符号说明 | 第21-22页 |
前言 | 第22-31页 |
一、罗哌卡因简介 | 第22-23页 |
二、经皮给药 | 第23-30页 |
1. 新型经皮给药载体 | 第24-30页 |
1.1 脂质体 | 第26页 |
1.2 柔性脂质体 | 第26-27页 |
1.3 微乳 | 第27页 |
1.4 纳米粒 | 第27-28页 |
1.5 类脂纳米囊 | 第28-30页 |
1.5.1 制备方法 | 第28-29页 |
1.5.2 制剂优势 | 第29-30页 |
三、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 第31-38页 |
Ⅰ 材料与仪器 | 第31页 |
1 材料 | 第31页 |
2 仪器 | 第31页 |
Ⅱ 方法与结果 | 第31-37页 |
1 罗哌卡因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1-37页 |
1.1 HPLC检测条件的建立 | 第32页 |
1.1.1 最大吸收波长 | 第32页 |
1.1.2 HPLC条件 | 第32页 |
1.2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32-37页 |
1.2.1 专属性实验 | 第32-34页 |
1.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4-35页 |
1.2.3 精密度实验 | 第35-36页 |
1.2.4 回收率实验 | 第36-37页 |
2 溶解度测定 | 第37页 |
Ⅲ 讨论 | 第37页 |
Ⅳ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二章 罗哌卡因类脂纳米囊制剂的制备工艺及理化性质考察 | 第38-50页 |
Ⅰ 材料与仪器 | 第38-39页 |
1 材料 | 第38页 |
2 仪器 | 第38-39页 |
Ⅱ 方法和结果 | 第39-48页 |
1. RPV-LNCs制备方法 | 第39页 |
2. RPV-LNCs冻干粉的制备 | 第39页 |
3. 包封率、载药量的测定 | 第39-40页 |
4. 处方优化 | 第40-43页 |
5. RPV-LNCs理化性质考察 | 第43-45页 |
5.1 表观与微观形态 | 第43-44页 |
5.2 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 | 第44-45页 |
6. DSC分析 | 第45-46页 |
7.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6-47页 |
8. 制剂含量测定 | 第47页 |
9. 体外释放 | 第47-48页 |
Ⅲ 讨论 | 第48-49页 |
Ⅳ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罗哌卡因类脂纳米囊制剂经皮渗透实验 | 第50-72页 |
Ⅰ 材料与仪器 | 第50-51页 |
1 材料 | 第50页 |
2 仪器 | 第50页 |
3 动物 | 第50-51页 |
Ⅱ 方法与结果 | 第51-70页 |
1 体外透皮实验 | 第51-58页 |
1.1 离体皮肤的制备 | 第51页 |
1.2 空白皮肤接受液的制备 | 第51页 |
1.3 体外透皮实验样品处理方法 | 第51页 |
1.4 体外透皮方法学考察 | 第51-56页 |
1.4.1 色谱条件 | 第51-52页 |
1.4.2 专属性 | 第52-53页 |
1.4.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53-54页 |
1.4.4 精密度 | 第54-55页 |
1.4.5 回收率 | 第55-56页 |
1.5 体外透皮实验方法 | 第56页 |
1.6 体外透皮实验结果 | 第56-58页 |
2 在体透皮实验 | 第58-70页 |
2.1 血浆样品制备与处理 | 第58页 |
2.2 皮肤样品制备与处理 | 第58页 |
2.3 在体透皮实验方法学考察 | 第58-67页 |
2.3.1 色谱条件 | 第58页 |
2.3.2 专属性 | 第58-61页 |
2.3.3 标准曲线 | 第61-63页 |
2.3.4 精密度 | 第63-65页 |
2.3.5 回收率 | 第65-67页 |
2.4 在体透皮实验 | 第67页 |
2.5 表皮真皮药物滞留量 | 第67-68页 |
2.6 在体透皮实验结果 | 第68-70页 |
2.6.1 血浆中罗哌卡因含量 | 第68-69页 |
2.6.2 表皮与真皮药物滞留量 | 第69-70页 |
Ⅲ 讨论 | 第70-71页 |
Ⅳ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类脂纳米囊制剂皮肤渗透作用机理研究 | 第72-82页 |
Ⅰ 材料与仪器 | 第72-73页 |
1 材料 | 第72页 |
2 仪器 | 第72页 |
3 动物 | 第72-73页 |
Ⅱ 方法与结果 | 第73-79页 |
1 组织病理学切片 | 第73-75页 |
1.1 制备石蜡包埋片 | 第73-74页 |
1.1.1 取材 | 第73页 |
1.1.2 固定 | 第73页 |
1.1.3 浸蜡包埋 | 第73页 |
1.1.4 切片 | 第73-74页 |
1.1.5 脱蜡染色 | 第74页 |
1.2 显微观察结果 | 第74-75页 |
2 皮肤扫描电镜 | 第75-78页 |
2.1 步骤 | 第76页 |
2.2 结果 | 第76-78页 |
3 皮肤DSC分析 | 第78-79页 |
3.1 步骤 | 第78页 |
3.2 结果 | 第78-79页 |
Ⅲ 讨论 | 第79-80页 |
Ⅳ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罗哌卡因纳米囊制剂镇痛作用的初步研究 | 第82-86页 |
Ⅰ 材料与仪器 | 第82页 |
1 材料 | 第82页 |
2 仪器 | 第82页 |
3 动物 | 第82页 |
Ⅱ 方法与结果 | 第82-85页 |
1 RPV-LNCs制剂的制备 | 第82-83页 |
2 醋酸扭体法实验 | 第83-85页 |
2.1 实验步骤 | 第83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83-85页 |
Ⅱ 讨论 | 第85页 |
Ⅳ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全文总结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6-97页 |
附件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