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理论综述 | 第16-23页 |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16-20页 |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20-23页 |
·课题研究的目标、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珠三角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现状分析 | 第26-41页 |
·产业转移的概述 | 第26-30页 |
·产业转移的内涵 | 第26页 |
·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 第26-28页 |
·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 | 第28-30页 |
·产业升级的概述 | 第30-33页 |
·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分析 | 第30-32页 |
·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因 | 第32-33页 |
·产业升级的综合效应 | 第33页 |
·珠三角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现状 | 第33-40页 |
·珠三角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 第33-37页 |
·珠三角产业升级现状分析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珠三角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分析 | 第41-52页 |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分析 | 第41-46页 |
·产业转移中的宏观升级效应 | 第41-45页 |
·产业转移中的微观升级效应 | 第45页 |
·产业升级加快产业转移 | 第45-46页 |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效应分析 | 第46-47页 |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使其协调互补 | 第46页 |
·工业结构高级化 | 第46-47页 |
·工业产品内外销结构微调 | 第47页 |
·民营工业发展迅速 | 第47页 |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存在的问题 | 第47-51页 |
·产业配套能力差 | 第47页 |
·产业布局规划问题 | 第47-49页 |
·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不足 | 第49页 |
·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滞后 | 第49-50页 |
·产业发展用地紧张、融资困难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珠三角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协调互补的可行性分析 | 第52-57页 |
·建立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协调互补机制的必要性 | 第52-54页 |
·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 第52-53页 |
·充分发挥珠三角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的需要 | 第53页 |
·产业要科学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53-54页 |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协调互补的意义 | 第54页 |
·实现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协调互补的途径 | 第54-56页 |
·产业空间协调互补 | 第55页 |
·产业资金协调互补 | 第55页 |
·产业人才协调互补 | 第55页 |
·产业技术协调互补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珠三角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协调互补效应的模型分析 | 第57-66页 |
·模型的设定与指标的选取 | 第57-59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59-61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61-64页 |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珠三角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协调互补的相关对策建议 | 第66-70页 |
·政府层面相关对策建议 | 第66-68页 |
·政策扶持 | 第66页 |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接力 | 第66-67页 |
·加大宣传力度 | 第67页 |
·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的建设 | 第67-68页 |
·民间层面相关对策建议 | 第68-69页 |
·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 | 第68页 |
·丰富产业转移实现方式 | 第68-69页 |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品牌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