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流外官的考任与出职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一、研究缘起 | 第8页 |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8-10页 |
| 三、目的和方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流外官的相关概念 | 第12-18页 |
| 一、流外官的定义 | 第12-14页 |
| 二、流外官与胥吏的界定 | 第14-15页 |
| 三、流外官与流内官的关系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宋代流外官的设置与考任 | 第18-27页 |
| 一、流外官的设置 | 第18-19页 |
| 二、各部流外官的吏额 | 第19-21页 |
| 三、流外官的选拔程序 | 第21-23页 |
| 四、流外官的考任程序 | 第23-27页 |
| (一)流外铨 | 第23-24页 |
| (二)中央各司流外官的考任 | 第24-25页 |
| (三)地方流外官的考任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宋代流外官的出职制度 | 第27-38页 |
| 一、流外官出职的方式 | 第27-30页 |
| (一)推举出职 | 第27页 |
| (二)恩荫补官 | 第27-28页 |
| (三)年满出职 | 第28-30页 |
| 二、流外官出职程序 | 第30-34页 |
| (一)流外官磨勘考课规定 | 第30-32页 |
| (二)出官后授勒留官的规定 | 第32-33页 |
| (三)流外官出职的年限 | 第33-34页 |
| 三、流外官出职后的差遣 | 第34-38页 |
| 第四章 宋代流外官制度的影响 | 第38-47页 |
| 一、对政府职能机构运行的影响 | 第38-40页 |
| 二、对冗官的影响 | 第40-42页 |
| 三、对后世的影响 | 第42-47页 |
| (一)流外官的积极影响 | 第42-44页 |
| (二)流外官的消极影响 | 第44-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一)基础文献 | 第48页 |
| (二)研究专著 | 第48-49页 |
| (三)学术论文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附录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