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1.1 黄瓜绿斑驳病毒概况 | 第9-12页 |
1.1.1 病原学 | 第9-10页 |
1.1.2 病害学 | 第10页 |
1.1.3 病害的防治 | 第10-12页 |
1.2 交互保护作用防治病毒病 | 第12-14页 |
1.2.1 弱毒株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2 抗植物病毒基因工程 | 第13-14页 |
1.2.3 交互保护作用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3 侵染性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14-15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6-17页 |
2.1.1 供试毒源 | 第16页 |
2.1.2 供试寄主 | 第16页 |
2.1.3 供试试剂 | 第16页 |
2.1.4 供试仪器 | 第16-1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7-23页 |
2.2.1 引物设计 | 第17页 |
2.2.2 植物总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17页 |
2.2.3 cDNA合成 | 第17-18页 |
2.2.4 PCR扩增 | 第18页 |
2.2.5 PCR产物的电泳分析 | 第18-19页 |
2.2.6 基因克隆及序列测定 | 第19页 |
2.2.7 CGMMV CP基因序列分析 | 第19页 |
2.2.8 CGMMV-chb全基因组序列的克隆及基因组特征分析 | 第19页 |
2.2.9 人工诱变筛选弱毒株 | 第19-20页 |
2.2.10 半定量RT-PCR体系的建立 | 第20-21页 |
2.2.11 毒力鉴定 | 第21页 |
2.2.12 CGMMV强、弱毒株寄主范围的确定 | 第21页 |
2.2.13 CGMMV强弱毒株增殖速率的测定 | 第21页 |
2.2.14 CGMMV-chb全长侵染性cDNA克隆的构建 | 第21-22页 |
2.2.15 侵染性克隆载体的线性化及体外转录 | 第22页 |
2.2.16 侵染性克隆体外转录物的接种 | 第22页 |
2.2.17 Western blot方法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8页 |
3.1 CGMMV河北分离物的分离、鉴定 | 第23页 |
3.2 河北省CGMMV分类地位的确定 | 第23-26页 |
3.2.1 CGMMV河北分离物CP基因克隆及序列测定 | 第23-24页 |
3.2.2 CGMMV河北分离物CP序列相似性分析 | 第24-25页 |
3.2.3 CGMMV河北分离物与其它分离物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第25-26页 |
3.3 河北省CGMMV优势株系CGMMV-chb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 第26-29页 |
3.3.1 CGMMV-chb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 第26页 |
3.3.2 CGMMV-chb与其它分离物基因组序列相似性比对 | 第26-27页 |
3.3.3 CGMMV-chb与其它分离物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第27-29页 |
3.4 CGMMV-chb弱毒株的筛选 | 第29-34页 |
3.4.1CGMMV-chb的人工诱变 | 第29-30页 |
3.4.2 CGMMV-chb弱毒株毒力稳定性测定 | 第30-31页 |
3.4.3 CGMMV强弱毒株增殖速率的测定 | 第31-34页 |
3.4.4 强、弱毒株寄主范围的确定 | 第34页 |
3.5 CGMMV-chb侵染性克隆的构建 | 第34-38页 |
3.5.1 CGMMV-chb基因组全长cDNA的克隆 | 第34-36页 |
3.5.2 p T7CGBS线性化载体的体外转录 | 第36页 |
3.5.3 p T7CGBS体外转录产物在寄主植物上的侵染性验证 | 第36-38页 |
4 讨论 | 第38-41页 |
4.1 河北省黄瓜绿斑驳病毒优势株系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第38-39页 |
4.2 黄瓜绿斑驳病毒弱毒株的筛选 | 第39-40页 |
4.2.1 诱变方法 | 第39页 |
4.2.2 交互保护作用的测定 | 第39-40页 |
4.3 侵染性克隆的构建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