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选题意义及价值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沙夫茨伯里道德情感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理论来源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社会历史背景 | 第11-15页 |
一、文艺复兴运动 | 第11-13页 |
二、启蒙运动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理论溯源 | 第15-20页 |
一、古希腊哲学渊源 | 第15-17页 |
二、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沙夫茨伯里的道德情感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0-33页 |
第一节 作为道德来源的道德感 | 第20-24页 |
一、善恶概念 | 第20-22页 |
二、以善恶为基础的道德感 | 第22-24页 |
第二节 道德动机 | 第24-28页 |
一、自然情感与自利情感 | 第24-26页 |
二、非自然情感 | 第26-28页 |
第三节 道德的实现 | 第28-33页 |
一、何为幸福 | 第28-30页 |
二、道德的实现:幸福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沙夫茨伯里道德情感主义理论的反思 | 第33-39页 |
第一节 道德情感主义的价值 | 第33-36页 |
一、理论价值 | 第33-35页 |
二、实践价值 | 第35-36页 |
第二节 道德情感论的局限性 | 第36-39页 |
一、理论局限性 | 第36-38页 |
二、实践局限性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