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钙溶蚀与氯侵蚀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1.2.1 钙溶蚀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2 氯盐侵蚀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6-18页 |
2 输水条件下铸铁管道内衬水泥基材料中钙离子传输模型 | 第18-38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钙溶蚀模型建立 | 第18-26页 |
2.2.1 钙离子的传输模型 | 第18-22页 |
2.2.2 水泥基材料孔溶液中固体钙和液相钙离子之间的溶解平衡关系 | 第22-23页 |
2.2.3 基于Green-Ampt模型的水分渗流速度的确定 | 第23-26页 |
2.3 钙溶蚀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26-36页 |
2.3.1 水泥基材料的矿物组成及初始含量 | 第26-29页 |
2.3.2 钙溶蚀过程中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率 | 第29-31页 |
2.3.3 钙溶蚀过程中水泥基材料中钙离子的扩散系数 | 第31-32页 |
2.3.4 磨细矿渣对水泥基材料初始参数的影响 | 第32-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3 输水条件下铸铁管内衬水泥基材料中钙离子传输方程的数值求解 | 第38-46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传输方程的数值求解 | 第38-43页 |
3.2.1 传输方程的变换 | 第38-39页 |
3.2.2 网格划分及参数离散 | 第39-40页 |
3.2.3 有限差分法格式 | 第40-42页 |
3.2.4 初始时间步孔隙液浓度求解 | 第42-43页 |
3.3 离心条件下球墨铸铁管道内衬水泥砂浆钙溶蚀的计算参数 | 第43-45页 |
3.3.1 离心作用下水泥砂浆内衬的截面特征 | 第43页 |
3.3.2 双层水泥砂浆内衬的参数设置 | 第43-45页 |
3.4 数值解的求解过程 | 第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钙溶蚀模型的实验验证及参数分析 | 第46-86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输水条件下球墨铸铁管内衬水泥砂浆钙溶蚀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46-54页 |
4.2.1 水泥砂浆内衬球墨铸铁试件设计与制作 | 第46-48页 |
4.2.2 输水腐蚀实验方案 | 第48-51页 |
4.2.3 试验测试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1-54页 |
4.3 钙溶蚀模型参数分析 | 第54-85页 |
4.3.1 去离子水中水泥净浆的钙溶蚀数值模拟 | 第54-70页 |
4.3.2 离心分层之后水泥砂浆内衬数值分析 | 第70-80页 |
4.3.3 矿渣掺合料对于钙溶蚀传输的影响 | 第80-8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5 钙溶蚀相关的氯离子传输模型 | 第86-97页 |
5.1 前言 | 第86页 |
5.2 钙溶蚀对氯离子在水泥砂浆中传输规律的影响 | 第86-90页 |
5.2.1 钙溶蚀对氯离子传输孔隙率的影响 | 第86-87页 |
5.2.2 钙溶蚀对氯离子扩散系数影响 | 第87-88页 |
5.2.3 钙溶蚀对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88-89页 |
5.2.4 钙溶蚀对氯离子边界条件的影响 | 第89-90页 |
5.3 钙溶蚀条件下氯离子传输模型 | 第90-94页 |
5.3.1 钙溶蚀条件下氯离子传输方程 | 第90-91页 |
5.3.2 传输方程的离散解析 | 第91-94页 |
5.4 钙溶蚀下氯离子传输数值模拟分析 | 第94-96页 |
5.4.1 与传统菲克模型传输模拟结果对比 | 第94-96页 |
5.4.2 溶蚀过程中结合氯离子浓度变化 | 第9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7-99页 |
6.1 结论 | 第97-98页 |
6.2 展望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