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8-20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1 区域差异的定义及成因 | 第20页 |
2.2 金融错配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2.2.1 金融错配的定义 | 第20-21页 |
2.2.2 金融错配的成因 | 第21-22页 |
2.2.3 金融错配效应分析 | 第22-23页 |
2.2.4 金融错配的衡量方法 | 第23页 |
2.3 技术进步理论 | 第23-25页 |
2.3.1 技术创新理论 | 第23-24页 |
2.3.2 技术进步测度理论 | 第24-25页 |
3 区域差异下金融错配对技术进步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5-30页 |
3.1 技术进步的特点与动力 | 第25-26页 |
3.1.1 技术进步的特点 | 第25页 |
3.1.2 技术的进步的动力 | 第25-26页 |
3.2 技术进步的实现途径 | 第26-27页 |
3.3 技术进步的测度方法 | 第27页 |
3.4 区域差异下金融错配对技术进步影响的传导过程 | 第27-30页 |
3.4.1 金融醋配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 第27-28页 |
3.4.2 区域差异下金融错配对技术进步影响机制 | 第28-30页 |
4 区域差异下金融错配对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0-37页 |
4.1 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30-31页 |
4.1.1 指标选取 | 第30-31页 |
4.1.2 数据说明 | 第31页 |
4.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第31-34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4.3.1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4.3.2 全面FGLS估计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5 金融错配视角下技术进步提升的策略研究 | 第37-40页 |
5.1 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全方位引导和扶持 | 第37页 |
5.2 留住创新生产要素以防止中西部地区要素单项流出 | 第37-38页 |
5.3 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 第38页 |
5.4 积极发挥外商直接投资作用 | 第38页 |
5.5 完善金融市场制度 | 第38-39页 |
5.6 推进利率市场化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