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6页 |
(一) 选题概念界定 | 第8-9页 |
(二) 选题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选题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 对建康宫苑的收录及其具体位置、内容的论述 | 第9页 |
(2) 关于宫苑与文学关系的探讨 | 第9-10页 |
2、选题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 诗歌创作与宫苑的历史渊源 | 第10-16页 |
1、先秦时期宫苑成为诗歌创作题材 | 第11-12页 |
2、汉代宫苑作品对南朝宫苑诗歌的影响 | 第12-14页 |
(1) 汉赋的铺陈手法对南朝宫苑题材诗歌的影响 | 第12-14页 |
(2) 柏梁体——汉代宫苑集会诗歌 | 第14页 |
3、魏晋时期的公燕诗、山水诗对南朝宫苑诗歌的影响 | 第14-16页 |
一、南朝诗歌中的建康宫苑 | 第16-29页 |
(一) 南朝诗歌中的台城 | 第17-23页 |
1、太极殿区和尚书朝堂 | 第17-18页 |
2、华林园 | 第18-23页 |
(二) 南朝诗歌中的东宫 | 第23-25页 |
(三) 南朝诗歌中的离宫别苑 | 第25-29页 |
1、钟山左右一线的宫苑 | 第25-27页 |
2、秦淮河及青溪一线的宫苑 | 第27-28页 |
3、建康南部丘陵一线的宫苑 | 第28-29页 |
二、南朝诗歌创作与建康宫苑中的文人活动 | 第29-44页 |
(一) 南朝秘书省及相关机构的设立与宫苑集会 | 第29-33页 |
1、梁秘书省及其相关机构的功能 | 第29-32页 |
2、进入梁秘书省、文德省、寿光省、华林省的条件与宫苑集会的关系 | 第32-33页 |
(二) 南朝诗歌创作与宫苑中的宴游活动 | 第33-39页 |
1、南朝诗歌创作与宫苑中的宴乐活动 | 第33-38页 |
(1) 节日宴 | 第34-36页 |
(2) 宴饯 | 第36页 |
(3) 武宴 | 第36-37页 |
(4) 宴飨使臣 | 第37页 |
(5) 曲宴 | 第37-38页 |
2、南朝诗歌创作与建康宫苑中的游览活动 | 第38-39页 |
(三) 南朝诗歌的创作与建康宫苑中的讲经活动 | 第39-44页 |
1、建康宫苑中讲经过程及所讲经典 | 第39-42页 |
2、南朝诗歌创作与宫苑内的御讲活动 | 第42-44页 |
三、宫体诗与建康宫苑 | 第44-50页 |
(一) 宫体诗内涵与建康宫苑 | 第44-46页 |
(二) 宫体诗中的宫廷女性描写与建康宫苑中的活动 | 第46-50页 |
1、梁代宫体诗中的宫廷女性描写与建康宫苑中的活动 | 第46-48页 |
2、陈代宫体诗中的宫廷女性描写与建康宫苑中的活动 | 第48-50页 |
四、南朝诗歌与建康宫苑关系的独特性 | 第50-54页 |
(一) 从纵向角度看南朝诗歌与建康宫苑关系的特点 | 第50-52页 |
(二) 南朝宫苑诗歌与私人园林诗歌的比较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