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概述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1.1 安全带防护效果 | 第15-16页 |
2.1.2 安全带立法 | 第16页 |
2.1.3 安全带使用研究 | 第16-17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2.1 安全带立法 | 第17-18页 |
2.2.2 安全带使用研究 | 第18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总结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北京市机动车驾乘人员安全带现状佩戴率研究 | 第20-28页 |
3.1 北京市机动车驾乘人员安全带佩戴现状调查概况 | 第20-22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20页 |
3.1.2 调查地点 | 第20-21页 |
3.1.3 调查时间 | 第21页 |
3.1.4 调查内容 | 第21-22页 |
3.1.5 调查方法 | 第22页 |
3.2 安全带佩戴情况实地观测调查结果分析 | 第22-27页 |
3.2.1 调查数据基本情况 | 第22页 |
3.2.2 不同道路类型司机和前排乘客安全带佩戴情况 | 第22-23页 |
3.2.3 不同时间司机和前排乘客安全带佩戴率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 第23-24页 |
3.2.4 不同性别司机和前排乘客安全带佩戴情况 | 第24-25页 |
3.2.5 不同车型司机和前排乘客安全带佩戴情况 | 第25-26页 |
3.2.6 不同天气情况司机和前排乘客安全带佩戴情况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驾乘人员安全带佩戴心理研究 | 第28-40页 |
4.1 驾乘人员安全带佩戴习惯成因调查概况 | 第28页 |
4.1.1 调查对象 | 第28页 |
4.1.2 调查方法 | 第28页 |
4.2 安全带佩戴习惯成因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38页 |
4.2.1 调查数据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4.2.2 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安全带佩戴习惯成因调查结果 | 第29-33页 |
4.2.3 安全带佩戴习惯成因分析 | 第33-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驾乘人员安全带佩戴率提高效果的行为实验研究 | 第40-48页 |
5.1 驾乘人员安全带佩戴率提高效果的行为实验研究理论基础 | 第40页 |
5.2 驾乘人员安全带佩戴率提高效果的行为实验研究概况 | 第40-42页 |
5.2.1 浅层刺激实验方案 | 第40-41页 |
5.2.2 深入刺激实验方案 | 第41页 |
5.2.3 强烈刺激实验方案 | 第41-42页 |
5.3 提高驾乘人员安全带佩戴行为的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 第42-47页 |
5.3.1 实验结果基本情况 | 第42页 |
5.3.2 行为实验提高安全带佩戴率效果分析 | 第42-4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6章 对策和建议 | 第48-51页 |
6.1 提高驾乘人员安全带佩戴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 第48-50页 |
6.2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A | 第56-58页 |
附录 B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