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章 行政伦理基本概念阐释 | 第15-20页 |
第一节 伦理与道德 | 第15-16页 |
一、中国语境下的伦理与道德 | 第15页 |
二、西方视野中的伦理与道德 | 第15-16页 |
三、伦理与道德的关系 | 第16页 |
第二节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简介 | 第16-19页 |
一、行政伦理 | 第16-17页 |
二、康熙行政伦理思想体系 | 第17-18页 |
三、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立足点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形成 | 第20-27页 |
第一节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现实基础 | 第20-23页 |
一、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 第20-21页 |
二、少年英主的成长经历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一、孔子的德治思想 | 第23-24页 |
二、孟子的性善论 | 第24-25页 |
三、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 | 第25页 |
四、韩非子的法治和赏罚思想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7-49页 |
第一节 “用人行政先在治心,治心之要先在克己”的君德论 | 第27-32页 |
一、慎修永思 | 第27-28页 |
二、勤勉作风 | 第28-29页 |
三、崇尚节俭 | 第29-31页 |
四、务实本色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的吏治论 | 第32-40页 |
一、“致治之道,首重人才”的人才思想 | 第32-34页 |
二、“查吏固本,奖廉惩贪”的治吏思想 | 第34-38页 |
三、“上下一心,君臣感孚”的君臣关系论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公四海之利为利,以天下之心为一心”的民本观 | 第40-47页 |
一、“至治之道,民为最要”的爱民思想 | 第41-43页 |
二、“图治之道,莫先养民”的养民思想 | 第43-46页 |
三、“省方问俗,勤求民瘼”的勤民思想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评析及现代价值 | 第49-61页 |
第一节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特征 | 第49-50页 |
一、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 | 第49-50页 |
二、宽仁和严惩的兼任并用 | 第50页 |
第二节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评析 | 第50-55页 |
一、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积极影响 | 第51-54页 |
二、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 第55-59页 |
一、借鉴君德论,加强行政主体道德修养 | 第55-56页 |
二、参考君臣关系论,构建和谐上下级伦理秩序 | 第56-57页 |
三、扬弃奖廉惩贪思想,塑造现代公共行政文化 | 第57-58页 |
四、审视民为邦本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