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一、前言 | 第14-1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7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7-18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四、实证研究 | 第19-37页 |
(一) 研究一:弱型高自尊大学生进行快速表情识别时是否存在情绪背景效应 | 第19-27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2. 研究假设 | 第19页 |
3.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4. 研究工具 | 第19-21页 |
5. 研究过程 | 第21-22页 |
6.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7. 研究结果 | 第22-27页 |
8. 研究小结 | 第27页 |
(二) 研究二 情绪背景影响脆弱型高自尊大学生快速表情的识别偏好 | 第27-37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7-28页 |
2. 研究假设 | 第28页 |
3.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4. 研究工具 | 第28-30页 |
5. 研究过程 | 第30页 |
6.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7. 研究结果 | 第31-37页 |
8. 研究小结 | 第37页 |
五、综合讨论 | 第37-45页 |
(一) 脆弱型高自尊大学生对快速表情的识别为何会受到所处背景环境的影响 | 第37-38页 |
(二) 脆弱型高自尊大学生快速表情识别过程中背景效应与目标表情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显著的 | 第38-40页 |
(三) 安全型高自尊大学生与脆弱型高自尊大学生相比对中性表情的识别在中性条件和正性条件下没有显著的差异 | 第40-41页 |
(四) 脆弱型高自尊大学生在背景效应的影响下对快速表情的识别偏好 | 第41-43页 |
(五) 脆弱型高自尊大学生比安全型高自尊大学生更容易在负性的背景下将目标表情识别为愤怒 | 第43-45页 |
六、研究创新及展望 | 第45-46页 |
七、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文献综述 | 第53-80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0页 |
附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