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侵权行为初探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9页 |
第二章 罗马法之不作为侵权行为 | 第9-16页 |
第一节 不作为侵权行为的类型 | 第9-13页 |
一、因过失致他人奴隶死亡的责任 | 第9-10页 |
二、倒泼和投掷的责任 | 第10-11页 |
三、堆置或悬挂物件的责任 | 第11-12页 |
四、船东、旅馆经营者与马厩经营者的责任 | 第12-13页 |
五、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 | 第13页 |
第二节 不作为侵权行为归责原则 | 第13-16页 |
一、过错分析 | 第13-14页 |
二、归责原则分析 | 第14-16页 |
第三章 近现代法之不作为侵权行为 | 第16-30页 |
第一节 近代法对于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 | 第16-20页 |
一、关于安全提醒和安全保障义务 | 第16-17页 |
二、关于物件损害责任 | 第17-18页 |
三、关于雇主侵权责任 | 第18-19页 |
四、关于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现代法之不作为侵权行为的含义及构成要件 | 第20-23页 |
第三节 现代法之不作为侵权中的作为义务 | 第23-30页 |
一、作为义务的特点 | 第23-24页 |
二、作为义务的来源 | 第24-28页 |
三、作为义务的扩张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我国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新类型 | 第30-34页 |
一、虚拟财产侵权 | 第30-31页 |
二、专业人士虚假陈述侵权责任 | 第31-33页 |
三、公众人物代言虚假广告侵权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别论“见死不救”现象 | 第34-38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34页 |
第二节“见死不救”的类型 | 第34-37页 |
一、负有特定义务的国家公职人员的“见死不救”行为 | 第35页 |
二、专业救助机构“见死不救”行为 | 第35-36页 |
三、负有救助义务的其他个体“见死不救”行为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由路人“见死不救”引发的思考 | 第37-38页 |
一、路人“见死不救”的原因 | 第37页 |
二、路人“见死不救”解决之道 | 第37-3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