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氯酚化合物的来源及危害 | 第10页 |
1.3 氯酚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 第10-11页 |
1.4 氯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1-14页 |
1.4.1 物理化学法 | 第11-12页 |
1.4.2 化学氧化法 | 第12-13页 |
1.4.3 生化法 | 第13-14页 |
1.5 TiO_2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5.1 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1.5.2 TiO_2光催化机理 | 第15-16页 |
1.5.3 TiO_2的掺杂改性 | 第16-17页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流程 | 第17-20页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6.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1.6.3 课题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改性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20-31页 |
2.1 前言 | 第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4页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0-21页 |
2.2.2 改性TiO_2的制备 | 第21-22页 |
2.2.3 改性TiO_2形貌、结构的表征 | 第22-23页 |
2.2.4 纳米TiO_2的焙烧与掺杂改性的研究 | 第23-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0页 |
2.3.1 TiO_2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24-27页 |
2.3.2 焙烧温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27页 |
2.3.3 元素掺杂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27-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Co-C/TiO_2光催化剂降解氯代苯酚的研究 | 第31-53页 |
3.1 前言 | 第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7页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1-32页 |
3.2.2 氯代酚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2-36页 |
3.2.3 氯酚降解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51页 |
3.3.1 CO、C单掺及共掺杂的TiO_2光催化剂对氯酚降解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2 单因素实验 | 第38-44页 |
3.3.3 降解 2,4-二氯苯酚的正交实验 | 第44-45页 |
3.3.4 降解五氯苯酚钠的正交实验 | 第45-46页 |
3.3.5 降解苯酚的响应面优化设计 | 第46-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Co-C/TiO_2光催化降解氯代苯酚的动力学与机理 | 第53-66页 |
4.1 前言 | 第53页 |
4.2 氯代苯酚的降解动力学 | 第53-60页 |
4.2.1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4.2.2 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4.3 氯代苯酚的降解机理 | 第60-64页 |
4.3.1 TiO_2光催化降解的理论基础 | 第60-61页 |
4.3.2 CO、C掺杂对TiO_2降解机理的影响 | 第61页 |
4.3.3 Co-C/TiO_2催化降解氯代苯酚的机理分析 | 第61-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5.2 建议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