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面向自私用户的Ad hoc网络协作机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7页
     ·研究动机第13-17页
     ·研究意义第17页
   ·博士期间主要工作第17-18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8-19页
   ·本文组织结构第19-22页
第2章 AD HOC网络协作研究综述第22-40页
   ·概述第22页
   ·AD HOC网络激励机制第22-24页
     ·基于虚拟货币的激励机制第22-23页
     ·基于信誉的激励机制第23-24页
   ·协商机制第24-33页
     ·基于拍卖的协商机制第25-27页
     ·基于博弈理论的协商机制第27-29页
     ·多AGENT协商机制第29-33页
   ·联盟机制第33-35页
   ·情感建模理论第35-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基于服务协商的单点协作机制第40-52页
   ·引言第40页
   ·服务协商模型第40-43页
   ·协商优化策略第43-47页
   ·仿真实验第47-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协商环境参数自适应调整机制第52-64页
   ·引言第52页
   ·服务定价模型第52-55页
     ·卖方定价模型第52-54页
     ·买方定价模型第54-55页
   ·协商期限自适应调整机制第55-58页
   ·仿真实验第58-62页
   ·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面向任务联盟的多点协作机制第64-82页
   ·引言第64页
   ·盟员预选择机制第64-68页
     ·FCM算法第64-66页
     ·改进的FCM算法第66-68页
   ·联盟形成和优化第68-75页
     ·蚁群算法第70-72页
     ·蚁群算法求解任务联盟第72-75页
   ·仿真实验第75-80页
   ·小结第80-82页
第6章 自私节点的协作动机模型第82-96页
   ·引言第82页
   ·协作动机模型第82-90页
     ·心理学中的成就动机模型第82-84页
     ·自私节点协作动机模型第84-90页
   ·仿真实验第90-95页
     ·基于服务协商的单点协作场景第90-93页
     ·基于联盟的多点协作场景第93-95页
   ·小结第95-96页
第7章 结束语第96-98页
   ·论文总结第96-97页
   ·未来的研究工作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未来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超宽带槽线天线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