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价管制失灵的原因分析及政策选择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2.1 药价管制的争论及依据 | 第12页 |
1.2.2 药价虚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 第12-14页 |
1.2.3 药价管制政策的执行效果分析 | 第14-15页 |
1.2.4 文献评述与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16-19页 |
第2章 药品价格管制的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2.1 管制经济学的理论概观 | 第19-22页 |
2.1.1 传统管制理论 | 第19-21页 |
2.1.2 比较制度分析下的管制理论 | 第21-22页 |
2.2 药价管制的必要性分析 | 第22-25页 |
2.2.1 药品市场的特殊性 | 第22-23页 |
2.2.2 第三方支付下的道德风险 | 第23-25页 |
2.3 药价管制的措施和模式 | 第25-28页 |
2.3.1 药品价格管制的措施 | 第25-26页 |
2.3.2 药品价格管制的模式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药价结构的影响因素和研究假设 | 第29-42页 |
3.1 初级医疗服务提供主体对药品价格结构的影响 | 第29-31页 |
3.1.1 医生服务与医院服务的辨析 | 第29-30页 |
3.1.2 研究假设一 | 第30-31页 |
3.2 医生药品处方行为对药品价格结构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1 医生处方行为分析 | 第31-32页 |
3.2.2 研究假设二 | 第32-33页 |
3.3 药品定价方式对药品价格结构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1 药品定价基础和信息采集方式 | 第33-34页 |
3.3.2 研究假设三 | 第34-35页 |
3.4 药品批发模式对药品价格结构的影响 | 第35-38页 |
3.4.1 药品流通体系与药品批发商 | 第35-37页 |
3.4.2 研究假设四 | 第37-38页 |
3.5 医院药品销售方式对药品价格结构的影响 | 第38-41页 |
3.5.1 政府财政补贴与医院药品加成收入 | 第38-39页 |
3.5.2 研究假设五 | 第39-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药价结构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 | 第42-54页 |
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42-44页 |
4.1.1 QCA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 第42-43页 |
4.1.2 本研究应用QCA的情况说明 | 第43-44页 |
4.2 经验数据的获取及研究变量的确定 | 第44-48页 |
4.2.1 经验数据的获取 | 第44页 |
4.2.2 结果变量的确定及赋值说明 | 第44-46页 |
4.2.3 原因变量的选择与赋值说明 | 第46-48页 |
4.3 变量赋值及数据处理 | 第48-51页 |
4.3.1 真值表构建 | 第48-49页 |
4.3.2 布尔化简 | 第49-51页 |
4.4 定性比较分析结果 | 第51-53页 |
4.4.1 变量组合分析 | 第51-52页 |
4.4.2 研究假设的检验及其结论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中国药品价格管制的政策选择 | 第54-66页 |
5.1 中国药价管制的政策演进及效果评价 | 第54-58页 |
5.1.1 中国药价管制政策的历史演进 | 第54-55页 |
5.1.2 中国药价管制政策的效果评价 | 第55-58页 |
5.2 中国药价管制失灵的原因总结 | 第58-61页 |
5.2.1 管制基础信息失真 | 第58-61页 |
5.2.2 管制缺少激励性措施 | 第61页 |
5.3 中国药品价格管制的政策选择 | 第61-63页 |
5.4 改进中国药价管制的具体建议 | 第63-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