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认证规则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言第8-1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8-9页
    三、文献综述第9-11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1页
    五、论文结构第11-12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2-13页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中的电子数据概述第13-21页
    第一节 电子数据基本理论概述第13-18页
        一、电子数据的定义第13-14页
        二、电子数据的特征第14-16页
        三、电子数据的类型第16-18页
        四、电子数据成为独立证据类型的意义第18页
    第二节 对《民诉法解释》中细化电子数据范围规定的解读第18-21页
第二章 我国民事诉讼中审查认定电子数据的现状第21-26页
    第一节 我国电子数据的立法现状第21-22页
        一、我国现有法律对电子数据的规定第21页
        二、司法解释对电子数据的规定第21-22页
        三、其他法规、规章、规定对电子数据的规定第22页
    第二节 电子数据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22-26页
        一、我国电子数据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二、我国民事诉讼中运用电子数据的困难第23-26页
第三章 国外民事诉讼中对电子数据的认证规则第26-32页
    第一节 英美法系中的电子证据认定规则第26-29页
        一、英美法系国家对电子数据的立法现状第26-27页
        二、英美法系国家对电子数据的认证规则第27-29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中的电子证据认定规则第29-30页
        一、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电子数据的立法现状第29-30页
        二、大陆法系国家对电子数据的认证规则第30页
    第三节 笔者评价与小结第30-32页
第四章 我国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认定规则的构建第32-40页
    第一节 电子数据证据能力的认证规则第32-36页
        一、认定电子数据证据能力的标准第33-35页
        二、电子数据证据能力认证规则的构建第35-36页
    第二节 电子数据证明力的认证规则第36-40页
        一、认定电子数据证明力的标准第36-38页
        二、电子数据证明力认证规则的构建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类有限时滞结构种群模型的渐近行为
下一篇:基于Backbone的CRM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