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2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1.3 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3.1 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 | 第19-21页 |
1.3.2 基于优化的能量管理策略 | 第21-23页 |
1.4 存在的不足 | 第23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第2章 增程式电动客车动力系统设计与模型建立 | 第26-44页 |
2.1 动力系统概述 | 第26-29页 |
2.1.1 动力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2.1.2 工作模式 | 第27-29页 |
2.2 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 | 第29页 |
2.3 动力系统关键部件的参数匹配 | 第29-37页 |
2.3.1 驱动电机的参数匹配 | 第29-34页 |
2.3.2 动力电池的参数匹配 | 第34-36页 |
2.3.3 辅助动力单元APU的参数匹配 | 第36-37页 |
2.4 动力系统模型建立 | 第37-42页 |
2.4.1 发动机-发电机组模型 | 第38-40页 |
2.4.2 动力电池模型 | 第40-41页 |
2.4.3 驱动电机模型 | 第41页 |
2.4.4 整车动力学模型 | 第41-42页 |
2.4.5 驾驶员模型 | 第42页 |
2.5 整车模型集成 | 第42-4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基于规则的增程式电动客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第44-58页 |
3.1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概述 | 第44-45页 |
3.2 基于确定规则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设计 | 第45-49页 |
3.2.1 单点恒温器控制 | 第46-47页 |
3.2.2 基于功率需求的发动机多点控制 | 第47-48页 |
3.2.3 基于功率需求的最佳工作曲线控制 | 第48-49页 |
3.3 基于确定规则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模型建立 | 第49-50页 |
3.4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3.5 APU启停逻辑和关键参数优化 | 第53-57页 |
3.5.1 优化目标 | 第53-54页 |
3.5.2 优化变量 | 第54页 |
3.5.3 NSGA-Ⅱ算法多目标优化实现 | 第54-55页 |
3.5.4 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基于动态规划的增程式电动客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第58-81页 |
4.1 动态规划算法概述 | 第58-59页 |
4.2 系统后向模型的建立 | 第59-62页 |
4.2.1 功率平衡 | 第60页 |
4.2.2 能量流动过程 | 第60-62页 |
4.3 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增程式电动客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第62-69页 |
4.3.1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设计原则 | 第62-63页 |
4.3.2 DP动态规划算法在增程式电动客车上的应用 | 第63-66页 |
4.3.3 动态规划算法求解 | 第66-69页 |
4.4 仿真分析 | 第69-79页 |
4.4.1 系统状态变量离散量SOC的选取 | 第69-70页 |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0-75页 |
4.4.3 规则提取 | 第75-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5章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的硬件在环仿真与台架试验验证 | 第81-93页 |
5.1 基于dSPACE硬件在环仿真试验 | 第81-85页 |
5.1.1 硬件在环仿真概述 | 第81-82页 |
5.1.2 dSPACE硬件在环试验平台搭建 | 第82-84页 |
5.1.3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的验证 | 第84-85页 |
5.2 APU转速控制台架试验 | 第85-92页 |
5.2.1 试验台架简介 | 第85-87页 |
5.2.2 APU转速控制 | 第87-9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93-94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94页 |
6.3 工作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